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联通主义视角下农村“互联网+学前教育”的属性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网络时代教育公平的必然逻辑。城乡学前教育失衡关键在于师资力量差距。教育以学生为核心,“互联网+学前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农村教师资源匮乏问题,应定位为传统教育的补充。
  关键词:互联网;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
  当今社会正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整个社会亦将面临一场系统性范式转型,在这个时代转型期中,以“互联网+”为基点的新型发展模式尤为突出,即利用互联网作为科技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之结合形成产业、教育、治理等领域新生态。
  一、城乡学前教育失衡的关键所在——师资力量薄弱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师起到关键性作用,幼师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技巧往往决定着幼儿在园期间的智力开发程度,从长远来看,又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发展空间。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师的作用并非千篇一律。幼师对于幼儿而言究竟起何种作用?有学者指出,幼儿教育应当从被“塑造的人”变为“自主性的人”,强调在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不应由幼师主导,而是让幼儿自主发展,自主成长。本文认为此类观点值得商榷,就学前教育而言,在现实中幼儿受到的引导大部分来源于幼师,一方面,幼儿的活动空间与内容都是由幼师设定,这种设定必然存在“被塑造”的过程。另一方面,幼儿在园的时间占比极大,其于世界的认知以及对事情的处理,受幼师影响很大。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城乡差距十分明显。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例,幼师大专以上学历覆盖率差距近20%,如表1所示。
  不可否认,我国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层面始终以缩小城乡城乡差距为目标,但地域经济发展差距导致的教育资源马太效应一直存在,交通、经济、文化、科技发达的城市对于优质的师范毕业生而言是最优化的选择,而对于商业化运作的幼儿教育辅导班而言,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可获得利益相对较少,自然也缺乏存在的土壤。
  二、缩小学前教育城乡师资差距的一种选择——“互联网+学前教育”
  “互联网+教育”最早兴起于高校教育,2012年伊始,慕课作为网络社会独有的新产品依托着名校、名师、开放、共享、免费等特色迅速席卷世界,一时间存在诸多争议,有观点认为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涌入,教育方式与时俱进,传统教育者与教育范式必然面临新的转型;也有学者提出“互联网+教育”模式是新一轮泡沫,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炒作与谎言,商业化过于严重,教育不再是其核心要义,难以持续下去;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仅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方式,不会对传统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仅是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本文认为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整个社会发展,甚至在传统物理空间中开辟出了新的场域,但这个场域终究是虚拟化、数字化的,一方面存在太多诸如炒作之类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思维惯性,全面推行在线教育并不现实,但技术推动社会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亦不会走向消亡,可能在未来“互联网+教育”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模式。
  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多元性、非线性、涌现性、混沌性等特性。“互联网+学前教育”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但教育的内涵并未改变,在轴心时代曾存在对幼儿教育的误解,认为幼儿教育是实现成年人对未来理想社会规划的手段。康德曾说过:“永远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學前教育目的幼儿的自我开展,并非实现成年人规划未来社会的手段,学前教育也应是以幼儿学习能力以及智力开发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基于此,“互联网+学前教育”应定性为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彦峰,王瑶筠.幼儿园教师的师幼观:新时代的三个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4):60.
  [2]张优良,尚俊杰.“互联网+”与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前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1):21。
  [3][美]威廉·鲍恩.数字时代的大学:拆掉常春藤的围墙[M],欧阳淑铭,石雨晴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87-93.
  [4][英]约翰·丹尼尔,王志军,赵文涛.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3-12.
  [5]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中国远程教育[J],2019(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7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