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开学生写作思维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兰柳娟

   作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能力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但是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教师在作文课上应该如何教学呢?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如果一味地为教写作而教,老师的动机性太强,会使学生心中产生反感,更拒绝写作。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打开学生写作思路,形成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是实际有效的训练发散思维,这种开放式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向、固定的范围。思维导图特点:有一个主题,中央的圆。可以有很多分支,每个分支颜色不同。文字是关键词。如果不想使用关键词,也可以用图标替换。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不斷地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和交流能力,为提供更多的互相评改的机会,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一、打开学生写作思维,正确理解题目的技巧
   在平时写作中,常有学生因为偏题导致得分极低,其中不乏学习极佳者,因此写作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我在一节作文题目为《翅膀》的作文教学课中。教学生首先要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翅膀”在这里实际上是有它的象征意义。“翅膀”象征着“人生的方向目标”“心中的梦想”;象征着“努力地付出”;还可以象征着“超越自我、个性飞扬”。明确了这些后,让学生展开思辨,打开思路,围绕“翅膀”发散思考。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比如“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勤奋与坚持是成功的翅膀”“成长到底需要怎样的翅膀”“阅读是提升自我的翅膀”等等。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掌握文字重点,也让学生有了短暂停顿,冷静思考的空间。
   在指导学生审题过程中,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每个词语信息,学生往往会忽略题目中的重要信息。教学生要注意以下三种信息:
   (1)时间:未来、过去、一天、常常、一生、偶尔……
   (2)数量:一个、一件……
   (3)程度:最、轻微、严重……
   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题目中全部的文字信息,否则会导致偏题。
   最后,要判读文字主从关系的关联性。将信息分类后,可以进一步思考判读文字间的关系,找出谁是主角,谁是修饰、补充,甚至是限制主角的“配角”。比如《善良的魅力》,非常明显,主角是“魅力”,而“善良”是补充说明魅力的品质,因此,“魅力”是主要的,“善良”是修饰,是辅助作用的。由此可以知道,善良的魅力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来,可以是人与人之间默契的包容,可以是处于疲惫之时你(他或我)的搀扶之手。但要避免狭窄,如果写路上遇见乞丐,某人自行车爆胎了需要帮忙之类的,审题就不够切题,写不出新意来。
   二、打开学生写作思维,掌握题目中提示性文字的重点
   目前作文的命题几乎有提示性文字,如果要正确审题,提示性文字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提示性文字较长,对文字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提示性文字有时不但没有辅助的效果,反而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压力。我们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从而减轻学生审题时的压力。技巧分以下几点:
   1.先迅速阅读全文再做分类。在阅读长串文字时,为了架构整体概念,建议学生先略读全文,第二次阅读时再来进行文字信息分类和找出关键段落的动作。
   2.指导学生关注有结束性意味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以及感叹号等可能带有结束意味的标点符号,非常可能暗示着前一个话题已经结束,另一个主题即将开始,这些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进行句子的分类。
   3.为每个类别定出小标题。若有现成的词语,可以直接当作小标题使用,没有的话就自己拟新的。这个标题的作用有点类似整段句子的重要归纳。
   4.指导学生找到写作方向指引和注意答题条件要求。引导写作说明文字,主要用意是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且更明确地说明题目用意及答题条件。阅读时能找出“写作方向指引”及“答题条件”这两个会影响答题方向的信息,其它部分简单看过即可。
   5.指导学生分类,然后将重要的信息画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让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
   比如下面这道作文题目: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圆自己的梦”为题目,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字数不限。
   指导学生注意提示性语言进行分类:
   ①写作方向指引:梦,可以翱翔蓝天、经受风雨、承受寂寞、瞬间美好。
   ②“圆梦”的方式: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③答题条件设定:请以“圆自己的梦”为题目,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字数不限。
   接着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学生掌握信息重点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了。(见下图)
   三、打开学生写作思维,挖掘主题,激发写作灵感
   在审清作文题目,理解作文要求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提炼出关键词。思维导图要抓住关键词,从而引申出去,要注意人物、动作、语言、场面等。
   以“风雨同路”为例,在分析题目后,确定关键词就是“风雨”“同路”,就会想到某个人、某一天、某个画面、某部电影、某个感动的场面,想到自己、他人等等。(见下图)
  
   以上信息都是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挖掘到不同的立意角度,激发了他们写作灵感。
   四、打开学生写作思维,把握主题,决定写作方向
   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导图以关键词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把握思维的方向和重点。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时时刻刻关注主题,把握中心,注意关键词,无论如何发散到四面八方,围绕关键词,就不会偏离主题了。
   以“给自己一个拥抱”为例,把握住关键词“拥抱”,从不同角度来立意:⑴面对挫折和不如意时,“我”给自己一个拥抱。遭遇挫折或失败,或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如父母离异,“我”情绪低落。这时,“我”从他人的言语和自然景物中感受到力量和信心,鼓励自己走出人生的低谷,心灵的阴霾。⑵成功降临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拥抱。体育是“我”的弱项,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锻炼,“中招”体育考场上“我”取得了好成绩,给自己一个拥抱,为自己喝彩。⑶中考考场,给自己一个拥抱。描写细腻的心理活动,调整心态的过程,给自己暗示和鼓励,从考前的紧张到考场的镇定,给自己心灵一个拥抱。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可塑性大而不稳定,思考问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阶段。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开启他们思维的门扉。”总之,打开学生的思维,利用思维导图来写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寓教于乐”,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审题立意,也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于漪.中学作文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3页.
  兰柳娟,福建省古田县第六中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4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