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建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余展洪

  [摘 要] 该文旨在论证,在国家日益重视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大背景下,实现全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诉求。要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社会实践,需要守正创新,运用协同创新思维方法,达成在建构社会实践体系在学校统筹、三方联动、多管齐下等价值共识。同时,探索建构实现三方联动的“1+3+N”模式的协同创新体系,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职;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2017JKDY42);2017年度广东轻工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KYRC2017-0030);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7JDSZK059)
  [作者简介] 余展洪(1970—),女,广东肇庆人,法学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076-03    [收稿日期] 2019-12-30
   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和军事训练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有待加强的环节,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视野要广、站位要高、体系要建、协同要顺,才能切实深入做好社会实践环节育人工作。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部门组成的系统。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深入开展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研究,旨在使高校教学资源及社会等多方资源得到科学有效整合,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整体方案设计趋向科学合理和完善,达到“双向收益、服务社会”的教育目的。
  一、建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之现况
  目前,学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状况、机制完善及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研究成果。
  主要体现在: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综述性研究、开展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与存在问题等调查研究、在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建设方面有不少研究、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估办法等方面开始了关注等。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协同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不多,为全面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建构等基本情况,课题组在2019年3-5月开启了面向国内约60所高职院校师生共7190人的网络调研,有效问卷100%。其中涵盖了学校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共247人,学生6943人,其中来自广东高职院校师生占50%。调研问题主要涉及机构设置、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经费情况、独立开课等约20个问题。
  总体而言,站在学校实践育人角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主体和参与客体,师生在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方面达成的共识性颇多,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受访学校师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高、参与需求大、安全意识强、对组织工作满意度大、实施氛围浓。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高度一致。96%教职工和83%学生认为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达成高度认同,可见多数师生已达成了统一共识:其一,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其二,应在思政课学习中开展。
  2.对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比较高。其中,89%教职工和93%学生对所在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表示很满意或较满意。
  3.高度认同社会实践活动能获得成长进步。99%教职工、97%学生认为进步很大、比较大或有点进步,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无论是从思想预期还是实践检验,对开展社会实践的充要性方面,师生达成高度一致。
  4.思政课社会实践是主要形式应居主体地位。对此,66%教职工和58%学生,即超过60%师生认为思政课社会实践应该为主要形式。
  5.建构社会实践体系的主要元素认识上达成共识。调查显示:组织机构设置常态化、专兼职管理人员能到位、专项经费有保证、实践内容方式、学时学分等顶层设计要做好等意见看法,成为85%教职工和75%学生的共识。
  6.通过上网体验式参与社会实践不能取代现实社会实践。60%教职工和48%学生认为网络永远代替不了真实生活或不清楚;有平均26%师生认为两者结合,有网络体验也有外出实践。可见,师生们对网络实践的价值延伸和认同是客观理性的。
  7.每学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频率问题上基本一致。均有66%的师生都认为每学期至少1次为合适;20%教职工和11%学生认为一学年1次足够;15%师生认为每学期2次以上。可见,师生认为每学期1~2次为宜达到81%,在频率上基本形成共识。
  8.社会实践安全意识观念高度认同。93%教职工、80%以上学生同意运行安全协议书制度和购买外保险。在人身安全意识问题上达成高度一致,形成行为自觉。
  二、建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之困难
  深入到建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等问题的调研,研究发现,实践育人主客体在体系建构有关问题上依然存在较大分歧,思路决定出路,共识决定行动同向性,因此,对存在问题做出以下梳理。
  1.体系建构牵头部门问题。当问到落实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最合适的牵头部门时,分别有32%、31%、24%教职工认为相应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思政部、基础部)、团委、学生处;而高达63%学生认为是马院(思政部、基础部),只有10%、14%认为是团委和学生处。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选择马院的理由主要为:希望能够在思政课任课老师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个别老师访谈,主要认为无论马院、团委、学生处均有资格条件启动此项活动。   2.思政课社会实践通过单独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来完成的问题。调查显示,57%教职工和55%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融入到思政课中即可,只有大约30%师生认为应单独设置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8)“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政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的文件精神,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思政课社会实践亦可涵盖其中,是可能做到全员参与的。但是,被调查的师生在这些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
  3.马院与团委、学生处等其他部门开展的社会实践之间关系问题。调查发现,认为是面和点关系的教职工为33%,而学生高达56%;认为是点和面关系的教职工为20%,学生为23%;認为是点与点关系的教职工为12%,学生为7%。从这个问题中可以窥见师生认识分歧比较大,学生对马院思政课开展社会实践的预期愿景明显高于教职工。
  4.学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专项经费问题。当问到是否了解所在学校学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时,56%教职工和75%学生表示不了解,约20%师生认为是没有的,仅有22%教职工和7%学生认为有。可见,多数学校专项经费情况是不为人知的。
  综上,当前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体系建构和切实运行方面凸现四重困境:其一,牵头部门定位不清,存在争议;其二,单独学分学时推进社会实践尚未成形,认识不到位;其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面把握不清晰,对实践教学内在机理性问题认识不透彻;其四,专项经费落实情况不明,经费保障问题不容乐观。
  三、建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之出路
  体系研究侧重于系统论研究,对于有效组织整合多方资源更能够体现其协同性和整体性,更能从宏观意义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各个载体的功能,相比侧重于方法论的机制研究更具系统性,在当前国家提出协同创新工程的教育大气候下,建构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迎来了良好境遇期。针对本次调研所掌握的情况及发现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以下相应思路和建议。
  1.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思路。(1)协同创新是体系建构的关键。信息化社会万物互联,最短时间里达成最多数人的共识并促成行动,终将成为快速发展新时代协同创新的范式。过去纠结的思想政治教育行政口和教学口的两张皮,通过促成协同创新体系是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运营的。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构,关键在于形成协同创新的共识性和行动力。(2)育人模式创新是体系建构的骨骼。如果说,协同仅仅是入门槛,那么,如何协同才是进内屋。对于社会实践体系的建构,在基本原则上而言,其一,应该凸显传统与现代的时代创新,富于时代性却仍然能够秉承优秀传统,这需要具备历史继承的逻辑。其二,线上和线下的模式创新。其三,主客体融合的对象创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其实高校思政课老师、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党总支团委等思政工作者,他们也非常缺乏社会实践的历练,甚至出现与社会脱节的危机。因此,师生融合共同开展社会实践应该成为趋势。(3)保障措施运行是体系建构的脉络。任何一项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下去,都需要可行性制度办法作为支撑,建构系列制度办法,从而在刚性问题上达成一致,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组、实施具体办法等主要问题做出明确要求,这是切实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根本依循。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制度办法建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专项经费问题的落实。再者就是人员责任的明确,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个别院校有制度、有组织机构、也有相应文件,雷声大雨点小,在文件落地过程中却变形走样甚至把制度办法仅仅当成摆设,这与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督办不力有密切关系。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对于管理部门及人员而言,要把问责制纳入进去,纳入考核其德能勤绩中。对于学生,要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组成、学生综合测评组成等多重量化成绩中,通过分数绩点形式加以量化。
  2.建构“1+3+N”模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何谓“1+3+N”模式?“1”是指统筹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牵头部门(领导小组);“3”是指:三方联动,具体而言就是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或团委)。“N”是指班级或学生。“1+3+N”模式就是指通过学校任务驱动、三个部门联动、班级学生行动,把全校各层次资源协同起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付诸实施。(1)关于“1”:牵头部门。体系的构建,到底谁来牵头?严格意义上而言,建立社会实践协同创新体系,牵头单位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或者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等,名称不重要,能体现统摄全面的功能领导小组即可,确定这个领导小组来承担起牵头部门的作用是最为科学合理的。(2)关于“3”:三方联动,即: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各二级学院联合行动。之所以提出联动的概念,是因为以上三方功能各具特色,然而谁也无法单兵作战昂首前行。三方关系:有可能发动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是思政课教师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面,而团委、各系组织的志愿者、三下乡等活动乃是基本点,如果能够点面结合,统筹相互关系基础上构建新体系,很重要一点在于能够实现以思政课社会实践为核心元素编织体系。
  调研发现,由于目前多数院校为中班授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授课工作量一般约200学时,且每位老师授课人数一般为600人左右。同时,受制于教师自身特质,还有经费、时间等因素,实事求是而言,所有思政课教师全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较大困难,只能局部开展。而学生处(团委)扥等受限于教育管理人员数量不充裕、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资金等因素,当前也只能做精品。再者,各二级学院受职权所限,更不可能牵动其他院系学生。因此,三方联动的思路成为较佳方案。三方联动并不是简单合作,其关系或各方司职是需要达成功能协同和同频共振的。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串联、并联法。所谓串联:就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主抓,尽可能解决多数学生社会实践。因故无参加者可参加学生处(团委)或二级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三方联动先后联动、涵盖三个层面,顺序可以灵活。而并联,则是三方活动同时举行,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不同部门组织的活动。这样能够解决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无所适从的问题。   3.關于“N”:班级或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实施,我们所做得一切,落脚点是学生。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是思政课老师那样涵盖面达到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具体到某部分同学等。而学生处和二级学院党团组织则一般是部分学生为对象。因此,“N”的含义是班级或者学生。
  综上而言,建构“1+3+N”模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是能够付诸实践、经得起检验、可复制性的模式,结合线上模拟仿真实践活动项目,达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肖云,庞永红,徐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整合:焦点、难点与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7.
  [2]王嘉仪,倪倩,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设计与实现路径[J].教育教学研究,2019,10.
  [3]余展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合研究[J].学术探索,2012,05.
  [4]余展洪,求真、求实、求效——论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前沿,2012,07.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the internal demand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alize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all college students.In order to carry out social practice in an all-round,all-round and whole-process way,it is necessary to keep positive innovation,u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nking method,and reach the value consensus of constructing social practice system in school,tripartite linkage,and multi-pronged.At the same tim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and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that realizes the "1+3+N" mode of three-party linkage in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Social practic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syste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