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周易》引入中国史学史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靳玲

  [摘 要] 中国史学史课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而《周易》与中国史学关系密切,尤其影响了中国传统史学家的思维方式。将《周易》引入课堂教学并与传统史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明晰史家的思想,理解中国民族史学理论,提高文化自信,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关键词] 《周易》;中国史学史;教学
   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9月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将经典引入课堂教学,目标是到2025年使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经典,具有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有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群经之首万道之源”的《周易》与中国史学关系密切,尤其影响了中国传统史学家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史学史上,历代大史学家大多对《周易》有精深了解”[1],中国史学后来的发展也深受《周易》及各个时代易学的影响,所以将《周易》引入中国史学史课堂教学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促进学生对中国史学史课程的学习。
  一、《周易》通变思维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周易》的“通变思维不但是《周易》的核心思维,也是对古代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历史思维方式。”[2]《周易·系辞上》指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一直达到“远则不御”的程度,而人事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易传》作者看来,事物发展需要变通,只有变通才能长久。《周易·系辞下》将这一思想概括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变通思想对中国古代史学影响深远,很多史学家以变通为指导来认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兴衰变动,并以此来解释历史。《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
  史墨面对赵简子的提问,以通变的观点对人类社会“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做出解释,并依《周易》卦象解释了君臣易位的合理性。《史记》更以历史学的形式表现了《周易》的通变思维。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编纂主旨到纪传体通史的创立都体现了司马迁的通变思维。司马迁也在通变思想指导下考察社会运动,提出了“见盛观衰”“承敝易变”“物盛则衰”的观点。《史记·殷本纪》记载了殷商兴起、衰落、复兴、复衰、复兴、衰、益衰、亡等阶段,把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变动过程进行分析。
  《史记》以后的中国古代史学著作,都以《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哲理基础,普遍继承了司马迁史学的通变精神。唐代刘知几著《史通》,以“变易、不易、简易”之道展开史学批评,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异”。宋代欧阳修做《易·童子问》,将《易》的通变思维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并将这种通变思维运用在《新唐书》《新五代史》的评人论事之中。其他史家,如宋代的郑樵、司马光,清代的王夫之、章学诚均具有明显的通变思想。
  二、《周易》进化思想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周易》作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朴素的进化思想,认为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风俗和文化上,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周易·序卦传》描述了人类社会的初期发展过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按照今天的理论可以看出,《周易》的作者已经认识到阶级出现之后才形成了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易传·系辞下》描绘的原始社会由渔猎发展到农耕进而产生简单的商品交换,清楚地向人们展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的状况。另外也描述了社會风俗、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发展,表现出了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
  《周易》朴素的进化思想对中国古代史学家的影响很大。《史记》卷首《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之世,部落互相攻战,生产落后;他治民、播谷而统一天下后,亲自观测太阳的运动推算时令,草创制度;颛顼、帝喾传承发展黄帝之治。当尧之世,历法、生产、治政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尧经过了长期的考验,禅让于贤能的舜;当舜之时,建立礼仪制度,各种事业得以发展。所以,司马迁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表明了从黄帝到虞舜时代历史的持续发展。《五帝本纪》对五帝历史相承并发展的生动描绘,鲜明地表达了司马迁进化的历史观念。
  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家如杜佑、司马光、王夫之秉承《周易》的进化论观点,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丰富了中华民族史学理论宝库。
  三、《周易》忧患意识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周易》产生于商周社会动荡之际,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周易》全书饱含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下》指出:“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易》卦爻辞时常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只有具有危机忧患意识,才能带来平安,反之亦然。这是万物具有的普遍法则,也是《易经》“辞危”的原因所在。《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3]。
  《周易》的忧患意识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巨大。中国很多优秀的史学家都关心社会现实,关注民族命运,具有突出的忧患意识。《左传》里多处出现“居安思危”,并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记载,用以说明必须随时保持警戒之心。司马迁著《史记》,即使身处盛世,也能居安思危。在《平准书》中揭露汉武帝时代的种种社会问题,正是司马迁忧患意识的集中表现。宋代史家司马光殚精竭虑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有深深的忧虑,终以“资治”为主旨,以皇帝为第一读者进行创作。明清之际的史学家王夫之等,也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了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四、《周易》人力观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周易》在神意观的大前提下,也有人力观的思想因素,强调历史兴衰变动中人事所起的作用。《易传·系辞下》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文言》中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表明个人的祸福取决于自身的行事。在国家兴亡问题上,《周易》特别告诫君主注意用人,国家混乱局面的形成都是因为用人不当。而且《周易》不仅看重英雄人物,也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如在歌颂汤武革命伟业的同时一再声明汤武所为“应乎人”。
  中国古代史家一般都继承了《周易》的人力观思想,作为考察历史兴衰的基本原则。司马迁叙述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转折时,都着重写人谋,突出人力的作用,尤其强调人的德性对事情结果的重要作用,而对天命产生怀疑。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赞》中明确地批驳了项羽引“天亡我”的论断,在《伯夷列传》中指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欺人之说。司马迁还着重从人事着眼分析历史兴衰,如《史记·高祖本纪》以汉高祖为线索写汉兴的过程,突出的却是张良的“谋”、萧何的“事”与韩信的“战”所发挥的作用。
  唐代魏征主修《隋书》突出强调人力的作用,以大量事实证明了“吉凶由人”的道理。刘知几也将人力观作为历史评论的准则。宋代以来至明清时期,这种人力观一脉相承,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植根于中国史学的思想基础之一。
  《周易》对史学的影响莫过于它的思维方式,而且影响后世各代史家。将经典引入教学使学生不仅清楚《周易》所蕴含的理论思维,也能更深刻地认识各代史家的思想,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史学的理论,也有利于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能提高文化自信,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吴怀祺.《周易》与民族历史思维[J].河北学刊,2006,(06):105.
  [2]汪高鑫.《周易》与中国古代史学的通变精神[J].史学史研究,2015,(2):3.
  [3]汪高鑫.《周易》与传统史学的历史思维[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2012,(8):1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4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