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与鲁迅比邻而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天晚上,我的朋友资深的编辑沈老师给我电话,聊起了绍兴的旅游。我说,这几年,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外地来绍兴观光的游客,多了很多呢。
  去年四月份,佛山悦谷的小朋友过来游学,我一个大意,最后差一点订不到酒店。才悟到,难道绍兴的旅游业,已经这么火了吗?去年的十一长假,官方统计的数字,七天内,超过600万游客来到绍兴。那几天,恰好我们有一个鲁迅研学的营队活动同期展开,我们经过大先生故居边上,过其门而不入,直奔长庆寺。中途偷眼看了一角鲁迅故里,为之咋舌——我猜,至少10万游客,攻占了百草园。什么肥胖的“黄蜂”,什么轻捷的“叫天子”,什么低唱的“油蛉”——哪里还敢有什么踪影。
  鲁迅,自然是值得纪念的。只是想起来鲁迅这么高冷,这么傲娇,这么狷介,这么不苟且……要是他泉下有知,知道整条鲁迅路都在“吃他”,真不料他会作何感想。
  这不是戏言,所有鲁迅笔下虚构非虚构的人物,都复活了——他们在一个叫做鲁镇的人造景区演出。奈何祥林嫂太胖,阿Q太油滑,孔乙己倒是活得很滋润。而闰土若是健在,他家也已经变成滨海开发区了,拆迁的补偿足以购置一套新房。唯有康大叔寂寥无名,他其实应该开一个馒头店……正说也好,反说也好,戏说也好,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有时代自己的逻辑。这是现实,你必须承认。
  很多年以前,我写过一个小文,叫做《在鲁迅路口》。这个文里,对鲁迅还是有一些腹诽的。因为可能,我对鲁迅有一些更高的要求。然而,这并没有道理。就好比,我们不能要求鲁迅作为文学家的同时,还必须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就像老虎伍兹高尔夫打得好,我们还要求他在篮球上不亚于乔丹一样。在本行,以小说与散文的汉语能力,以及这个能力背后的洞察力而言,鲁迅确乎是无与伦比的。我时常赞叹于鲁迅超凡的笔调,那种“岂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力量,是最上乘的汉语。
  然而,就写作这件事而言,30岁之后,我更喜欢胡适。明明白白,把一件事说清楚。胡适是说理,鲁迅是文学,自不可相提并论。而我在一段时间里,对写作语言的追求,也倾向于写明明白白的汉语,避免文学的不确定性。近几年来,却发现了鲁迅另外的好,继而重新发现了鲁迅,这个发现,让我窃喜。在我家庭教育类的文章中,我总是在不断引用鲁迅的名言。这真不是因为鲁迅是乡贤,而是,我发现,在五四那一代人中,最早建立现代的家庭观和现代的儿童观的,还是要从鲁迅算起,鲁迅是最早将现代的儿童观念推介给大家的那位先驱者。
  巴金的《家》 《春》 《秋》,提出了家庭革命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更早的提出者,恰是鲁迅。而且,鲁迅虽比之更早,却更深刻,更富有穿透力。我们当下在器物文明上,确实进步了很多,但是,在观念上的提升,其实还有差距。我在重读鲁迅、周作人的时候,就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与鲁迅比邻而居,可是,鲁迅的观念,看上去却那么先锋而前卫,要超过我另外的街坊邻居近一个世纪。
  有一年在温州楠溪江参加一个跨年音乐节,我跟李青老师做了一个对谈,对谈的主题就叫:愤怒而摇滚的鲁迅。鲁迅一辈子做过的事,几乎件件都精彩。独有一件,非但精彩,而且特别不可思议——他居然翻译了一篇童话,叫做《小约翰》。这跟他身上的标签:民族魂、思想家、老愤青,多么的不协调。但鲁迅就译了,那是1926年。鲁迅说,这是一篇“象征写实底童话诗”。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因为作者的博识和敏感,超过了一般成人的童话了。
  我是2004年才读的,读的是别人的新译。后来又重读鲁迅的译本,渐渐就明白,鲁迅的苦心在哪里。如果你了解鲁迅,而不将其标签化,就会知道,这里面,是鲁迅一以贯之的思考。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讲,叫做“立人”。“立人”的起点在哪里?从儿童开始。自从那句石破天惊的“救救孩子”喊出来,鲁迅就从没有停止过。
  无论是《从孩子的照相谈起》,还是“肩住黑暗的闸门”,还是那篇著名的《五猖会》,还是《二十四孝图》,还是这本《小约翰》,鲁迅始终在为孩子们发声,在为孩子们谋求童年的权利。我们现在看多了西方的有关儿童的理论,渐渐地自以为是起来。殊不知,我们本土,有个“大牛”,叫鲁迅。
  关于《小约翰》,最早是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在一本德语杂志上阅读了部分译文,此后多年辗转奔波中,他一直惦记着此书。1926年译出,1928年1月,作为“未名丛刊”之一,由未名社在北京出版,这是荷兰文学在中国的第一个单行本。这也是上世纪70年代的读者,我的童话阅读的起点。
  我把《小约翰》《小王子》《夏洛的网》和《彼得·潘》,作為我的童话四书。我读这四本童话,都是在30岁之后,但也不觉得可惜,因为时间和机缘就是这样。这样甚好,我在33岁成了父亲,于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就是受鲁迅先生的思考和著述之启迪。
  有一年我们做了一次关于鲁迅主题的营队活动,反响甚好。我带着孩子们走过那些鲁迅走过的石板路。即便我自己,也还是有会心的。相对于浅尝辄止的观光客,对于鲁迅,我还算比较了解。那次,我带着孩子们在三味书屋门口,指点解释什么叫“三味”,为什么要有一只梅花鹿……小朋友们恍然大悟,边上的游客也听得津津有味,还夸我:“这位导游讲得好,肯定昨天晚上备课很认真。”听到这样的夸奖,我的内心挺满足的。因为,大家都在消费鲁迅,也许,并不是特别多的人,像我们一样,想要把一个“人间鲁迅”,还给孩子们。
  实习编辑 刘腊艳
  责任编辑 李 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8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