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学生历史因果解释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标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下,本文以辛亥革命的背景分析为例,以一定的史学理论为依据,尝试从解释的环境、解释的角度、解释的过程等几个方面对历史因果解释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加深对历史因果解释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因果解释;辛亥革命
  
  一、 高中生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背景
  阿隆讲:“死人留存下来的意义只能靠活人去阐释,去理解,于是死人也就又活过来了。”所以历史就是历史解释。
  新课标(征求意见稿):“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关于历史解释的阐述学者们有很多提法,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从课标的要求出发,来完成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所接触的历史教材,其实也是教材编写者对过往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和看法,也即编写者对历史的一种解释而已。可是我们的很多学生往往认为教材给出的历史就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对其中的结论更是不假思索,全部照搬。因此,我们教师用好历史教材,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进行培养。
  二、 关于历史因果解释素养的实践
  我们以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为例进行说明,课文的因果逻辑就是:清政府的改革是个幌子,而在革命政党和群众力量的斗争中,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教材先入为主的以“幌子”来评价清政府自身改革,似乎是有问题的。那么如何来调整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的把握这场革命发生的因果逻辑呢?
  (一)历史的解释历史因果(解释的环境)
  柯林伍德讲:“史家必须神游于古代的精神世界,重视古人的精神,而不应该把今人的思想认识强加于古人。”所以历史就应该放到特定历史背景下去解释,所以解释的环境必须在过去。
  我们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师生间进行一段有关因果的对话。教师提出第一个质疑,师:“为什么说清政府是反动卖国的?”生:“因为他出卖国家主权,签订《辛丑条约》。”师:“它签订不平等条约是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生:“遭侵略后被迫签订。”师:“遭侵略后被迫签订条约就能认定是反动卖国吗?”生:“不一定。”教师提出第二个质疑,师:“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什么说是幌子?”生:“因为改革还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师:“那么是清政府当时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旗号的时候就能判定它是為了维护专制的,还是新政和预备立宪后来的结果让你判定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生:“是结果吧。”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实践了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一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其实教材用“反动卖国”“幌子”这样的用词就是一个涉及历史评判问题,李剑鸣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中说:“评判”需要标准,而标准通常是由评判者单方面制定的,并不一定适用于评判对象,它侧重的是结果、地位和意义,而“解释”则更关注过程、情势和联系。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通过上面的对话来看,书本的这一“历史解释”是存在问题的。我们觉得历史就应该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解释的,所谓历史的解释历史。清政府在遭遇这样大的“挫折”后,自身感受到必须顺应时代进行改革,这是实情。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中)》通过比较说明:“这场持续11年的改革,从历史事实上来审察,是中国睁眼看世界六十年来,推行西方文明制度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一次。”所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精英阶层欢迎的,这也符合常理,毕竟改革比激烈的革命要平稳得多。我们绝对不能用一个结果来解释了我们的历史课堂,这会误导学生对所有革命背景都产生类似的因果解释,这样的解释是不客观的。
  (二)不同史观下的历史因果解释(解释的角度)
  我觉得运用多元史观才能更加全面地进行历史解释,从多种角度不断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如何来解释辛亥革命的背景,若以革命史观来指导,课文的解释是符合革命史观要求的,它突出了革命这一条线,而对改革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但是只谈革命线不谈改革线,似乎对那个时代背景的阐述是有所缺失的。
  如果用文明史观的观点来解释这场革命的背景,我们也许会发现课文中所一笔带过并带有一定贬义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还是有文章可以做的。课文讲到迫于形势压力,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一方面,清政府的改革为什么是幌子,另一方面,这个幌子又怎么为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课文的讲法是很模糊的。若以文明史观来看,我们就要正视改革对中国近代化带来的作用,或者说应该给改革一个既合情又合理的地位,不能用“幌子”一词就过去了。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中)》解释这段历史:我们不想以动机来评价清末“新政”执行者的道德水准。我们关注的是他们实际的作为和活动内容,并以此来审定“新政”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甚至在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这样解释道:如果中国可能沿着君主立宪制的改革道路走下去,就可能大体上沿袭19世纪下半叶德国、俄国、日本式的保守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所以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大胆质疑,批判的阅读教材的意识和能力。
  (三)理清历史线索,解释历史因(A)果(B)之间的过程(解释的过程)
  下面是教师根据教材重新整理和补充的两条线索:
  革命线:(1894)兴中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1905)同盟会——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4)黄花岗起义——(1911.5)保路运动——(1911.10.10)武昌起义——(1911.11下)全国十几省宣布脱离清政府   改革线:(1901年初)清末“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1911.5.8)出台皇族内阁——(1911.5.9)内阁通过铁路国有化
  教师补充说明改革线,并提示注意改革与革命的时间线索,从过程中对这段历史因(A)果(B)进行重新解释:
  1. 慈禧以光绪名义,陆续颁布戊戌变法曾经颁布过的一系列政令,于是中国政局便开始进入了1901—1911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期”。我们不以动机来评价清末“新政”执行者的道德水准,从他们实际的作为和活动内容中看,这是中国睁眼看世界六十年来,推行西方文明制度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一次。
  2. 1905年9月24日,考察政治(欧美宪政)五大臣率领大批随员从京城出发,京城各界官绅、学生以及大小官员,甚至还有各国驻华公使均前往壮行,标志着中国政治从此开始转轨,开始向世界靠拢。1908年清廷出台《九年预备立宪逐年推行筹备事宜清单》,立宪日程设计是详细且大体可行的。清政府制定的立宪目标和立宪步骤是经过认真审慎研究的,也是刻意模仿日本的。只是清政府是迫于革命的压力和政治危机,极大缩短了立宪政治的准备过程。
  3. 皇族亲贵不得担任政府要职,这是君主立宪政体下的必然规定,这是君主立宪的起码要求。1911年5月8日,清廷在黄花岗起义事件后一个星期颁布《内阁官制》及《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这并没有引起什么问题,而第一届责任内阁名单一经宣布,立即引起舆论哗然,全国充满一片反对的声音。第一届内阁名单13人中,皇族出生竟占了7人,一半以上,汉族出生的只有4人。这个以皇族为主体的新内阁,恰恰证明了孙中山等人多年来的职责,证明满洲贵族统治集团决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决不会还政于民,绝不会让汉族人掌握政府的主导权。
  4. 1911年5月9日,內阁副署实行全国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的诏令,改变了自1903年向中国民间资本开放路权的状况,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修筑铁路的主权。
  5. 对革命发生的机制的重新认识。朱学勤谈《旧制度与大革命》道出革命的秘密:“改革一旦发生,万万不能停顿。原因之一就在于已经改革的一部分,使得尚未触动的这一部分变得更为丑陋,此前尚能忍受,此时已不能忍受!验之于辛亥革命前,清末改革不可谓无诚意,不可谓不‘俯允民情’,最后却是被核心深处的那把老算盘绊倒,1911年推出‘皇族内阁’,名单一公布,舆论大哗,这才逼反了立宪党人,这才有1912年清室逊位。”改革既已发生,从此就意味着与革命赛跑。
  综合以上5点小结:改革与革命是一场赛跑,其实最后就是革命一线走到了前面,改革落到了后面。我们在进行历史解释的时候,这个例子中背景A到底如何导致了辛亥革命B这个结果的发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因为有A那么多的条件,所以B就发生了,我们一定要解释清楚A→B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的因果逻辑能够用史料讲清楚,历史的选择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作为支撑。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亲近历史、深入历史、感悟历史,这样的历史解释对学生理解历史才更加饱满和具有说服力。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实践,让学生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1]转引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284.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
  [3]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
  [4]李剑鸣.历史学家的学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277,281.
  [5]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28.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8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