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统编版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策略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语文阅读教学在统编教材使用后迎来了新的变革,而面对新的教材,教师必须思考新的阅读教学策略。文章从阅读的多元化阅读目标设定、多元化阅读内容拓展、多元化阅读方法指导以及多元化阅读评价等方面进行课堂实践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多元化;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5-0104-02
  阅读教学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持续强化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在语文教学改革日益推进的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课文内容传授,而是承载了更多有关生命发展的精神特质。多元化阅读悄悄走进了语文课堂,无论是阅读教学目标还是阅读内容,无论是阅读方法还是阅读评价,都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化的阅读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审美情趣更丰富,阅读的激情更浓,人生态度更积极健康。本文对语文教师怎样将多元化教学策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进行探讨。
   一、设定多元化阅读目标,摆脱陈旧教育思想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整节课都在让学生念、记、背,但是统编版教材应用以来,语文教师都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了解到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发生了改变。阅读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无论是智力水平发展,还是思想境界提升,这些目标都成为了新的阅读教学目标。改变了课本,就需要教师转变思想,从教材设计的初衷出发去开展教学活动。任务多元化,就需要教师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在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生能力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的设计应该以三元或者四元为主,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实现知识技能、思维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文化渗透等多元化发展目标。
   例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就不能以简单的理解课文内容为目标,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可以从基础知识、思维发展、情感态度以及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来设定,即:读懂文章,解决生字生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感悟文中的铺垫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母爱的伟大;学习中华民族孝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在这样的多元化目标设定下,课堂就会增添智慧的力量。教師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多元化的目标设定符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目标,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目标下获得阅读的乐趣和自信。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没有目标就没有课堂教学的成功。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特别关注文化素养,因为统编版教材以单元教学模块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着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值得关注。
   二、拓展多元化阅读内容,打开学生阅读视野
   语文是没有边界的,它的大在于思想的无限延伸,思维的无限发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拓展语文的各种形态。不是只有阅读文章才是学习语文,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无比密切,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由一篇文章说起,从古至今,从无到有,从历史到音乐,从文化到情感,这都是阅读的拓展,而这样的拓展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听的。学生可以从中感受语文的多样化状态,感悟阅读的缤纷世界。
   例如,在《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感悟这首现代诗歌的思想意蕴,让学生感受那种为民献身的可贵品质。教师可以就这个话题,拓展阅读内容,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林少波的《担当》等都可以推荐给学生读。为国捐躯的慷慨、为民族承重的责任担当,这些内容都可作为阅读拓展的主要主题,使学生形成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读《少年中国说》,树立学生自立自强的高贵品质,用阅读丰盈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在多元化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有所取舍,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入手,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感悟阅读带来的生活自信,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三、采取多元化阅读方法,唤醒学生阅读热情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的思想干预很危险,会抑制学生的个性思想成长。真正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阅读,是真实的阅读。阅读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教师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情境再现式阅读、主题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下,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现阶段,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就需要在阅读方法上精心选择,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例如,在《七律·长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主题阅读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金色的鱼钩》《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几篇文章,开设主题阅读课,引导学生情境阅读,深度阅读,了解那个时代,体悟那种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珍爱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单独一篇文章也许不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而多篇相同主题但是体裁不同的文章聚集在一起,就能够使学生懂得何为国、何为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导入、问题探究以及主题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爱国之情。由此可见,教师采取主题阅读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体裁、题材中感悟同一思想的魅力。
   四、支持多元化阅读评价,鼓励学生有效阅读
   阅读不是单纯地读课文,学生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才是检验阅读效果的标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单一化的教学评价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质和量,就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出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的课上个性阅读做出鼓励性评价,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做出纠正性评价。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而多样化评价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的。    例如,在《將相和》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打造和谐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设计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在探究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有的同学说:“老师,我觉得他有点怯懦,躲着廉颇做什么,大不了跟他讲清楚就行了,现在都讲究合作,古代也应该如此,难道廉颇就那么不通人情吗?既然如此,他何以成为了大将军?”学生的质疑非常独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位同学,你的想法真的很独到,老师都没有想到过,希望你在以后的阅读中也可以做到质疑文本,老师先在你的评价栏里记上5分。”鼓励学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评价。学生的发展才是检验课堂有效性的标准,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鼓励性、过程性的评价,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性灵。
   综上所述,在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统编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为阅读教学目标,鼓励学生海量阅读,汲取阅读之精华,关注阅读之灵魂,提升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桂梅.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语数外学习,2012(03).
  [2]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3]李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重在培养兴趣[J].成才之路,2013(35).
  [4]李芳.生命成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2019(35).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Diversified Reading in Chinese State-compiled Textbooks
  Lai Suqiong
  (Guti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hangha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Shanghang 364200, China)
   Abstract: Read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but also help students build cultural confidence, which is of great benefit to students' growt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has ushered in new changes after the use of the unified textbook. In the face of new textbooks, teachers must think about new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lassroom practic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goal setting of diversified reading, the expansion of diversified reading content, the guidance of diversified reading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of diversified reading.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diversification; Chinese accomplish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6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