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读文本重寻语文之乐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语文课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趣味性流失已经成为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强调教师应通过细读文本,挖掘语文课堂的乐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学科;趣味性;工具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1-0089-01
  语文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课程,应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兴趣,很少表现出对语文课程的喜爱。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状况呢?对此,本文对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语文教师应通过细读文本,挖掘语文课堂教学乐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语文教师的首要目标是落实知识点,教学上采取的方式也多为考试获得高分。还有的教师脱离文本本身去分析文本,把固有的分析模式牵强地套在文本上,反复强调常见考点的标准答案。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自然反感,兴趣消失殆尽,这也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事实上,把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的缺失归罪于当下的考试制度是不公平的。教师自身对教材简单粗暴地解读也是扼杀学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只是借助教学参考书,缺乏基本的文本分析能力,所看到的也只是教材最浅层的一面,或人云亦云,看不到教材蕴含的深意,无法从教材中寻找到趣味,教学方式单调,枯燥乏味,一言堂,又怎么能引导学生体会到阅读、分析文本的趣味呢?因此,语文教师提高自身解读教材的能力对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细读文本,挖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已经形成固有印象的教材解读出新意,发掘出其中的深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呢?许多文本分析无效,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而许多无效分析,恰恰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为此,教师可以寻找文本中的矛盾,针对矛盾进行分析,在矛盾中更深层次地走近作者,感受文本的深刻内涵。例如,在教学《祝福》一文时,分析“封建礼教害死人”这一主题是重点。这一主题是如何分析、发掘出来的呢?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教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接着让学生阅读文本,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抛出关键性问题“是谁害死了她”。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还带领学生对文中的几个关键人物一一进行分析,探讨他们为什么要置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于不顾,是因为他们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并在有意无意地残害祥林嫂。究竟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呢?是封建礼教害死了她。至此,作品的主题便明确了。然而,这种分析是十分简单和僵化的。教师在一开始就先给文本扣上了一个“反封建”的帽子,接着通过种种问题引导学生,最后得到想要的答案。事实上学生在一开始就已经从教师的介绍中得知了作品的主题,教师在问究竟是谁害死祥林嫂时,学生心中已然有了答案。这种引导和问题的设置已经没有意义,只不过是在走过场,学生自然会不感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就是教师自己在分析文本时的思想的流露,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自己设计的框架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孙绍振教授曾指出,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然而,教师在对《祝福》这一文本的分析中,却忽略了理性和封建迷信的矛盾、夫权和族权的矛盾。而恰恰是通过这些矛盾,才能让读者看到《祝福》一文不但写了封建礼教的残酷野蛮,而且写出了它的荒谬悖理。祥林嫂之死,其最悲惨处不在于她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痛楚,而在于造成物质贫困和精神痛楚的封建礼教。这种荒诞和野蛮的封建礼教造成了广大群众的思想麻木,在牺牲的弱女子的悲剧面前,居然没有一个人,包括和她同命运的柳妈以及一般群众表示同情,更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如此荒谬的封建礼教表示愤怒。更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种麻醉性甚至对于受害者也是一样,连祥林嫂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理。而这些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往往被教师所忽略,作品的深层含义没有被充分发掘,不能引人入胜,学生不感兴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停留在固有观念的基础上,停留在文本和外部对象的统一性上。语文阅读课不只是阅读、分析文本,更像是在做一道数学证明题,在知道答案后去寻找蛛丝马迹,论证这个答案。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仅仅停留在字词句上,学生怎么会有兴趣呢?因此,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材解读能力,细读文本,多找到一些耐人寻味的矛盾点,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将语文课上得精彩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于雪.中职学校语文基础知识趣味性教学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3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