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改革创新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锤炼意志品质等。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抓好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那课程改革的开展及学生体质的增强就无从谈起。鉴于此,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情况,本文对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以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主要问题;改革创新措施;职业发展机制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一直处于边缘化位置,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探讨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掌握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创新措施,促进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为新课程改革实施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 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中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师地位低,不受重视
  从实际调查的情况看,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数语外课程的教师。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小学忽略体育与健康教学,轻视体育教师的作用,认为体育教师可有可无,谁都可以上体育课,甚至由学校行政领导兼职随意上,不管教学质量的好坏,仅仅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排在课表上,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为。由于这样的观念与做法,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里面的存在感普遍偏低,使得一些教师不看重自身的教学工作,工作上得过且过,严重影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负担重
  调查显示,我县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比较短缺,除城区学校基本实现专职外,乡镇以下学校无法专职化,有专任体育教师的学校能够满足基本的体育教学需要外,他们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疲于应付一个甚至几个年级多班(大班额)的教学活动,很少有足够的精力从事课外活动和教研活动,更体会不到教书育人的乐趣和成就感,承担着巨大的教学负担。长此以往下去,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学生的体质更无从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很难高效、优质地完成自身的体育教学和教研工作。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
  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看,其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队伍结构不合理,即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运动技能水平高的教师少、运动技能水平一般的教师多;责任心强的老师少、随大流态度一般的教师多。由于这样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直接导致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结构趋于老龄化,缺少高水平的优秀年轻教师。一些老教师持续沿用着传统的“放羊式”教学模式或老三段教学方法,示范讲解后直接发放给学生一些体育器材,让学生自由随性开展体育活动,根本不懂怎样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从中不难看出,这些老教师缺乏专项的体育技术技能,知识体系薄弱,不能满足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
  (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少,职称评聘难,缺少长期有效的职业发展机制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其目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还要谋求职业上的长期发展,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然而当前小学由于不够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学校并未给体育教师创设长期有效的职业发展机制。主要表现为:外出學习的机会少,基本没有机会参加外派进修机会;相关体育与健康学科报刊、杂志没有订阅,体育教师不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得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职称难以评聘等等。总之,学校没有为体育教师提供足够多的外派进修机会,更没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保障条件,在职称评聘上没有考虑体育学科特点,严重影响到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从业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二、 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措施
  (一)提高体育教师地位,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体育课程
  常言道,行动为基,理念先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问题,就需要各级教育机构从根本上消除以往的不当观念或片面想法,提高体育教师在校的地位,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情况,以及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为搞好体育教师队伍师资建设创造有利的思想条件,以保证相关的改革创新措施有效展开。
  1.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确立体育教师的地位,尊重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果,让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地位、权益、待遇,让体育教师在学校真正地拥有存在感、成就感。
  2.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要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把体育与健康学科摆在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允许其他课程随意占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上课时间。同时,各校要制订科学可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方案,不让体育与健康教学“走过场”。通过这样的措施让体育教师看到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对自己教育工作的重视,进而改变过去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优秀的青年体育教师招聘,培养县域本土骨干教师
  师资力量短缺,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是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亟须加强体育教师岗位招聘,引入专业人员,建设一支年轻、有活力、态度积极、专业一流的体育教师队伍。
  1. 可根据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需求,教育局适当增加小学体育教师的岗位编制,扩大小学体育教师的招聘数量,解决体育教师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
  2. 搭建严格的小学体育教师岗位招聘制度,对应聘者的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能力、师德等条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把关小学体育教师竞岗的整个过程,避免有人滥竽充数,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3. 重视现有骨干教师的培养,成立体育与健康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使工作室起到辐射、引领作用,使之能引领整个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工作室成员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教研经验、活动管理与组织领导能力,能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活动统筹进行规划。这样一来,在专业带头人的领导下,可以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专业体育教师队伍,推动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
  (三)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优化体育教师师资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一个过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包含教、学、练三个方面的内容,所以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时一定要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优化体育教师的师资结构。
  1. 考虑到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发展的自身需要,学校可以系统性、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尽量做到老、中、青教师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合理。比如,发现有较多的年龄大的体育教师时,适当招聘一些年轻的优秀教师。再如,体育教学需要教师有足够的体力,可以安排中青年教师多多从事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年龄偏大的教师做一些教研工作。这样一来,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统筹规划,形成一支以老教师引领团队,指导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占业务骨干位置的建设队伍。
  2. 注意提高年轻女性教师的比例。小学高年级阶段女学生的女性特征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一些生理问题可能不好意思对男性体育教师开口。而且,女性教师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方式等不同于男性教师,一些教育方式更柔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小学可以适当增加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既使教学方便,也完善了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使之合理化。
  (四)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机制,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渠道
  为了加强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发展,要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机制,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渠道,让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有平台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当前新时期的体育教学需要。
  1. 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机制,为体育教师提供外派进修学习、岗位培训等机会,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不断学习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方法等,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如,为体育教师组织3~5天的短期培训,既不浪费资金,又能有一定的岗位培训效果。
  2. 建立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助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积极主动地持续学习,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如,在薪酬、职称评选等方面,建立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不以年龄、资历为主要考核标准,更加看重工作表现、工作成绩,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3. 组织开展一些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教学竞赛、专项技能比赛等,以赛代练,以练提高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运动技能、体能,促进体育教学水平提升,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渠道。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体育教师地位普遍偏低、师资数量短缺、师资结构不合理、缺少长期有效的职业发展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及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事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岗位招聘,畅通职业发展渠道,注重师德教育,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为小学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金凤鸣.农村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9):202+204.
  [2]刘岩,于玉翔.“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9):76+64.
  [3]张杨生.泰兴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6):171-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7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