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探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地理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立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52-02
  2017年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一词,并提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在这四项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是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对人地协调观进行理解的重要思维工具,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内涵分析
   1.综合思维的内涵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对地球表面各环境要素进行研究,还对地理整合环境中的各个环境要求之间的关系、影响、联系等加以研究。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时候,必须具备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是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指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动态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的综合思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可以立足于要素综合的角度,对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进行认识;可以从空间、时间的综合角度,对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可以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对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影响情况及区域内的人地关系进行分析。
   2.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背景
   教师之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是因为高中地理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其一,地理问题具有联系性。高中地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与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均有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必须具备“联系”思维,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交叉分析。另外,高中地理知识还涉及时间与空间、整体与区域、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研究。所以,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不能单一地分析地理要素,应该从整体出发,借助综合性思维对其进行研究。其二,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发展性。从哲学角度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均处于一种发展变化的状态,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亦不例外,如河流地貌的形成、冲积扇及三角洲的形成等。为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立足于发展的角度,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三,地理问题具有极强的辩证性。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处于复杂的系统中,人们在认识、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时候,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借助综合思维,对地理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进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1.立足基础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现象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并对各地理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全面吸收地理知识。教师首先应立足于基础知识教学,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分析,并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概括,然后立足于主干知识,将其与相关地理知识加以衔接,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地理知识框架。例如,教学“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基础知识时,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教师需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五大地理要素将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引出来,然后结合华北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荒漠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耕作方式进行详细解释。这样,学生就既能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形成深刻认识,又能对地理知识形成系统认识,进而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2.辩证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借助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辩证的分析中逐渐形成宏观认知。如此一来,不仅能促使学生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链接,还能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新课标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以及当代环境问题在空间轴上的表现,归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达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借助辩证引导法,先给学生列举一些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总结本课主旨,让学生明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学生在辩证分析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方式,实现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3.动静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处于运动与静止的有机统一状态。从空间看,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是静止的;从时间看,它们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坚持动静结合的方式,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全面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交通运输”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教师可以借助动静结合的方式,先从空间格局对我国的铁路网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我国铁路网的空间分布特征。接着,教师再从时间角度对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这种动静结合的分析方式能使学生认识到随着时间的变化,交通运输格局也在发展和改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综合思维。
   4.全局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系统性。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全局角度,对复杂的地理空间系统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次一级的地理系统,之后再对次一级的地理系统进行分析,将地理系统所对应的地理要素找出来。学生在分析地理现象的过程中,可以将地理要素和时空融到一起,并结合地理内容再对其展开详细阐述,最终在分析过程中既掌握相应的知识,又逐渐形成地理综合思维。例如,在“新疆的绿洲保护工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全局分析法,立足于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土壤、气候、植被和水文等要素对其展开分析,促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实现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5.开展地理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地理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开拓思维,实现多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环境污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地理实践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对本地区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展开调查。在实践调查中,教师需让学生准备好相关工具和资料,如照相机、摄像机、纸、笔等,引导学生借助查找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污染的源头。学生完成调查之后,需形成书面报告,并制订相应的治理计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立足于高中地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更新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辩证引导、动静结合、全局分析、开展地理实践等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缪起雪,曾呈进.高中地理要素的综合思维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
  [2]贺清.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徐济琴.例谈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8).
  [4]张玲娟.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9(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40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