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问题行为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育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是幼儿成长和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幼儿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幼儿园常规教育行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结合了在幼儿园的观察实例,以增进读者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了解,重视幼儿常规教育的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行为;问题;策略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教育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成长和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幼儿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且3-6岁是幼儿规则意识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常规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少幼儿教师也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教师的常规教育专业认知还存在模糊泛化的现象,很容易过分强制幼儿或者忽视幼儿的自主性,种种现象都将不利于幼儿真正良好的习惯培养。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行为存在的问题现状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个阶段养成的品格会影响和跟随人的一生,所以常规的建立对幼儿全面发展乃至幼儿一生的格局都有着不容小鞠的影响力。幼儿常规教育培养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进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常规教育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了解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现状是完善幼儿科学性常规教育的突破口。
  (一)强制性行为
  强制性行为是指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幼儿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教师就直接用强制性的语言或行为让幼儿照着做。命令、强制性催促及要求等都是这类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在排练时对于乱跑乱跳的孩子,大声斥责并要求孩子站在镜子前不许参与排练不许动。
  教师的强制性行为全权决定幼儿行为结果。由此可见,强制性行为其实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生的频率都很高,这种外在的强制性行为可以使幼儿暂时做出规定的行为和服从教师要求,幼儿之所以去做是由于教师的威严,是教师要求这么做,而不是处于对常规的理解,不是幼儿内在对常规的建构,幼儿无法生成内在的规则意识,外在的强迫力量使幼儿屈服。
  (二)威胁性行为
  威胁性行为指当幼儿不遵守或违背常规和教师要求时,教师会用幼儿害怕或不愿意的事情去阻止或改正幼儿当前的行为。这类行为在笔者自然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例如: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不遵守常规时,有的教师会说如果你在这样就把你送到某某班,不用回来了。教师就采用威胁的方式,对幼儿行为进行干预,让幼儿知道做这件事情会伴随可怕的结果,而不是让幼儿知道自己行为所带来的真正结果,盲目的用恐惧去压抑幼儿的行为,只会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怯手怯脚、担心害怕。
  (三)禁止性行为
  禁止性行为指幼儿不遵守常规要求或违背常规的规定时,教师通过禁止幼儿自由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的惩罚。这类行为应该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行为乃至日常生活中家长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听到不许乱跑,不能吃东西,以后不能再尿裤子等。这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幼儿从中并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好坏,而是一味服从,这样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三)偏爱性行为
  偏爱性行为是指教师对于不同幼儿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和关爱,这类行为在教师的职业素养中是比较忌讳的。因为教师的偏爱行为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不同从而在一日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欺压其他幼儿,命令指示其他幼儿等行为。
  二、改善幼儿园常规教育问题行为的策略
  (一)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理论认知
  蒙台梭利提出,维持持久纪律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理解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他们混淆”[1]、“同时设法使他们懂得教室秩序井然是件好事”[2]。幼儿只有通过真正理解常规来接受和遵守常规,才能产生真正守规则行为,才能真正达到常规教育的目的。另外蒙氏教育注重儿童自发性进行有益活动,各自投入到‘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有秩序的教室。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通過儿童真正感到自由来获得的,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自愿去遵守和服从规则,而不是外界强加给他的。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素养与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常规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所在,常规教育并不是一种强制的规则要求,而是激发幼儿的内在驱动力去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只有自我对于常规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教育幼儿,培养幼儿,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系统论述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在他看来,自然的发展规律是宇宙万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以及发展人的自然本性的全部教育活动都应服从这一普遍规律。这才是教育应该遵循的最核心的原则,强调教育遵循自然规律和秩序的重性和必要性。因此被许多学者称为“客观的自然教育思想”[3]。常规教育应该适应幼儿的自然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核心是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自然生长状态。幼儿期儿童的基本状态是慢,他们的行动都是缓慢的慢慢的喝水,慢慢的走,慢慢的成长,教师应该理解幼儿的身心特征。在常规教育中不应过于强调速度,过于刻板,给予幼儿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应该一视同仁,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幼儿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对个别幼儿个别对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三)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以上在幼儿园中的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中,这些行为不仅仅出现在幼儿园,在家长与幼儿的沟通和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教育,而且家长与幼儿的相处也是十分重要。朱家雄与薛烨合著了《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一书,书中提出研究幼儿的行为和发展问题,不应仅仅只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只有了解幼儿所处的生态环境,例如家庭、社区、托幼机构等,考虑影响幼儿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才能真切的了解幼儿的行为[3]。   许多家长对幼儿的习惯培养中都会出现,强制禁止与过于溺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幼儿的良好行為习惯甚至让幼儿出现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行为。此前幼儿园电访时就出现过,在幼儿园很乖巧的幼儿在家中很多陋习并且脾气很倔。所以良好的家园沟通对幼儿常规建立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家长老师统一战线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四)家长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幼儿期的儿童模仿能力很强,幼儿也是家长和老师的写照。其次常规教育的环境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不难发现一个常规教育生活环境和谐的班级幼儿整体的发展水平也会相对较高,幼儿的情绪表达,交流和常规的内在意识更为良好。教育者自身做好常规的执行者,并给幼儿准备一个秩序的环境,幼儿在其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常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模仿行为是幼儿期一种常见的现象,故而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内在建构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与家长应该从自我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做好榜样,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行为培养环境。
  三、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他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他是能动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能够根据自己需要、兴趣、爱好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并且,在幼儿的自然天性中原本就潜藏着对秩序、规范的需要,每个幼儿对边界和规范都有着天然的需要和感受力。比如:物品是不是放在合适的地方;一天的活动是不是按照自己习惯的顺序进行等,很多习惯的养成和规范的遵守都是出于自身生长的需要,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内在本能的自然需要,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及内在的需要,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幼儿会自发形成相应的自然习惯。所以,常规必须植根于幼儿内在的需要,遵从幼儿内在的兴趣、需求,顺应幼儿自然发展的天性,引导幼儿内部规则的需要,体验到秩序带来的快乐,感受到好习惯建立对自己的积极作用,那么,常规才会与幼儿形成真正的内在联系,才会改变常规是常规,幼儿是幼儿的分离、消极状态。
  参考文献:
  [1][意]蒙台梭利著,任代文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8-16
  [2][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6.
  [3]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8-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7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