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特殊时期”线上教学阶段英语学科活动的组织路径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全国大中小幼学园在2019~2020学年下半学期均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的新型授课模式。尽管各地学校采用了不尽相同的授课模式,但均已网络传授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被挪移到虚拟的网络,师生均需要不同程度的调整和适应。在新的授课方式下,如何通过组织英语学科活动,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成为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文章从活动的类型、组织路径和程序及意义与收获等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难题。
  关键词:线上教学;英语;学科活动;组织;思考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全国大中小学生都面临无法返回学校开学正常上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家创造性地颁布了“停课不停学”居家上课学习的新型模式。2003年非典时期在大三就读的大学生回想当时基本上一个学期是荒废的。对比那个时期,今天的学生是幸福的,教育样态也是多元的。
  然而,仅就知识的传播和学科的教学是不是可以完成学生在学校的全部教育体验呢?
  基于这样的疑问,文章认为组织学科相关的活动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在线上教学模式下,享受了互联网的便利,音视频资源的丰富,各种平台使用的简洁,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一下子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也拓展了教师的教育想象力。但是,在屏幕背后的学生是不是真地在跟着老师认认真真地学习呢?如果学习就是简单的跟着老师把每天讲授的知识,布置的任务完成,那么教育就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了。而事实是,在头两个月学生对于网上授课的新鲜感丧失之后,学习的劲头和状态以及自觉性,均呈现下滑的态势。最近5月份开始教师就观察到,每节课都会有学生因各种原因迟到早退。究其原因,学生感受不到在学校的那种群体生态和社交愉悦所带来的对于学习压力的释放和舒缓。因此,组织学科活动的意义在这个时期变得非常的重要,它不仅为孩子提供交流的平台社交的虚拟场合,也能起到对学习压力的缓冲作用。因此自2月份开学至今英语备课组组织了大大小小五次英语学科活动,内容及归类如下。
  一、 活动的类型和组织路径
  (一)基于时事和生活,展开英语学科活动
  1. 关于疫情的征文活动“Your Voices Matter”的设计意图和主要内容
  在二月份,刚刚开学,是疫情爆发比较严重的时期,在网上的声音很繁杂,社会上的情绪也很杂乱,忧虑,怀疑,对于学生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影响力这么大,波及面这么广的一个事件,在他们心里能不能形成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和认识,能否通过英语这种语言形式打开他们表达的广度和深度,把他们心里的想法,对于疫情,对于病毒,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对于世界方方面面的各种角度能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样的认识或许是不全面的,或许是偏颇的,但正能量的影响是积极的。
  2. 活动组织路径
  首先发出活动通知,收集上来学生的投稿,从稿件中看到了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对于医护人员辛苦付出的感恩,对于整个国家在这次灾难面前那种坚守那种顽强。虽然在他们的文字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语言语法错误,但是他们愿意去表达,愿意去参与,愿意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这种形式比写一个试题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去完善文字去搜索查资料查词的动力。
  这次活动以年级统一布置任务,通过微信收集学生文章,教师分类筛选,最后以公众号展示为主要路径展开。
  (二)基于教材单元主题内容,展开英语学科活动
  1. “译往情深”诗歌翻译活动和“为你写诗”诗歌创作活动的设计意图和主要内容
  人教版英语教材(2007)选修六Unit 2是以诗歌为主题的单元。这是为数不多的诗情画意的单元内容,虽然可能对于学生直接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语言和词汇并不是那么多,但是这个单元的存在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不只限于学习单元内的六种类型的诗歌体裁的阅读,而能真真切切地体会诗歌带给人的愉悦和享受呢?通过设计诗歌翻译活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歌的那种形式美和意境紧密结合的特点,如何使自己中文的辞藻在翻译过程中,完全展现原诗的意境。学生在写诗活动亲自尝试创作中,也感受到了尽管诗歌的文字极简,但写作难度极大,如何满足格式要求如何押韵实际上都是比较复杂的事情,但是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和彼此之间的互评,既交流了彼此之间的想法,也收获了宝贵的文学创作体验。
  2. 活动组织路径
  (1)设计“译往情深”詩歌翻译活动的海报、指定诗歌布置任务,分类筛选学生作品,上传至钉钉班级圈,进行传阅及赏析。
  (2)设计“为你写诗”英文诗歌创作活动海报,用金山共享文档收集学生的作品,学生通过扫码进入共享页面,填入自己创作的诗歌,待全部学生填完,文档自动生成,每一页有学生的诗歌作品以及他们配的美图。然后教师随机分组,以互评的方式,交流诗歌创作的心得。
  基于单元主题开展英语学科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有抓手,有参考。首先,制作海报全年级宣传,然后通过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筛选,择优在班级圈进行展示,以及互相评价。
  (三)基于语言学习重难点,开展英语学科活动
  1. “歌词中的‘真心假意’”语法学习活动的设计意图和主要内容
  在学习语法虚拟语气的过程中,师生难免会觉得难懂。然而,虚拟语气大量存在于英语母语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影视作品,书籍还有歌曲,很容易能找到大量的关于该语法的素材。思考能不能把这个语法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能不能让他们自己弄明白这样的语法在日常表达中有怎样的功能和传递怎样的情感。
  歌曲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语言介质。通过各种节奏和旋律,语言的传递显得非常的自然而简单。因此让学生去搜索含有虚拟语气的歌词,分享并互相赏析。在此基础上整理和归纳虚拟语气的语用特点。   2. 活动组织路径
  在这次活动中,使用金山共享文档,实时地收集学生的作品,统一格式,整齐划一。然后将生成的链接或者二维码发送到班级群和朋友圈,供大家赏析和分享。
  (四)基于提升学生素养,开展英语学科活动
  1. “2020, The World as I See it”英语演讲比赛活动设计意图和主要内容
  英语学习的技能听、说、读、看、写在高中的英语学习中应是循序渐进的,每个年级应该设计符合学生英语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活动。英语演讲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一种语言活动形式,不仅因为以说为主的语言输出形式层级最难,更是因为学生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传递给观众,因此在高二年级组织演讲比赛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即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也有要表达的欲望。
  然而受限于线上学习的形式,很多以往积累的组织活动的经验很多已经失效,如何能在网络上呈现以往在舞台上呈现的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2. 活动组织路径
  首先制作了本次活动的海报,号召全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然后,确定演讲所使用的平台,即腾讯会议。通过预约会议,生成链接和会议ID,按照实际老师和选手都能进入会议室,每个人都可以在主持人的串联下,展示自己和自己的幻灯片。
  打分环节,使用金山共享表格,生成实时打分系统。只有评委可以编辑分数,其他人通过链接只能看到。在宣传方面制作了几期公众号,展示选手的风采以及投票打分,调动全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家长也参与进来为优秀的选手打分,参与力度与热度大大加强。
  本次活动依托金山共享文档实时打分,和腾讯会议实现实时同步的展示和演示。通過宣传,造势,预热等环节,从各班学生提交视频海选,到20名选手入围初赛,教师辅助学生打磨讲稿和ppt,初赛20进10到最后决赛10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整个活动历时一个月,所有参与的教师和评委都感受到了英语学科的魅力和对学生的影响力。
  二、 对于英语学科活动的组织的一些思考
  (一)线上教学阶段英语学科活动对于学生的意义
  通过在特殊时期线上教学的模式之下的英语学科的组织,教师意识到在线上依然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些英语活动放到线上进行和开展并收获一定的效果。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所学,也能发挥英语学科的学科育人功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学生在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线上教学形式中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能更主动更自觉地关注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再者,活动的创设为学生在线上教学形式中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足搭建平台,多向互动的目的得以达成。
  (二)线上教学阶段英语学科活动的组织中教师的收获
  首先,在组织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面对复杂的流程和操作不断地更新自身对于新的环境和设备的学习和技能更新,优化对于在线设备和工具的应用;其次,从线下到线上的搬移,很多从前没有的问题变成新的问题,如何实现,如何成功这样的问题迫使教师转变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最后,教师的设计和策划组织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强化。
  (三)线上教学阶段英语学科活动组织背后的不足和挑战
  每次活动教师肯定都希望能达到完美,让学生教师和其他任何参与人员感到满意和认可,但是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有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只要能够抓住学科育人的活动观这一基本理念,就是有收获的活动。其次,鱼与熊掌难易兼得。在紧张的教学进度下,很难有时间穿插课外的学科活动,要把学科活动和教学紧密相连。英语这门学科,其学习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使用,只要能合理地把学生的所学所见和活动内容相融合,那么就能达到兼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英姿.高中英语主题型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106.
  [2]冯幸梅.合理有效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1(41):122-123.
  [3]郑旭琼.开展英语活动 提高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9(43):111,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8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