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这种做法看起来特别重视解题,却忽视了学生自主理解题目、自主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还有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所以他们会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吻合。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积极意义;存在问题;提高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应用题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考试的重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要谨慎对待的数学学习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想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让学生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解决应用题。第一步骤,认真分析题目,剖析每个字背后的含义;第二步骤,认真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第三步骤,着重分析题目的关键点,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含义;第四步骤,借助图形,将题目形象化、直观化。通过以上这四个步骤,降低了学生做应用题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具体的应用题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积极意义
  正如我们所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应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意义的实用性。就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而言,应用题则对数学学科的实用性这一特点很好地展现出来。因此,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首先,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数学学科进行细致的思考,理解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所在,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其自身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其次,在学生进行应用题解题的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对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也要求较高。那么,学生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细致分析题目,从而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自主地进行尝试,这样一来便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加强,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真正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二、 当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往往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尤其对于六年级阶段的应用题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如何能够面对相似的题型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提高应用题解题的准确率。这样一来,便直接造成了教师为学生布置大量的题目,实施“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准确率。在这样的前提下看似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长此以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一个“解题机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无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同时学生的其他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应用题解题结果的正确率,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将数学应用题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想脱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自然无法得到积极的培养。对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运用合理教学方法,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三、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认真分析题目,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大部分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情节关系;第二部分,数量关系。所谓审题是指学生在解题之前弄清楚题目中所隐藏的情节关系或数量关系。同时,通过审题,学生知道哪些条件是已知的,需要通过已知的条件解答什么的问题,由已知的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从而更好地梳理题目信息。因此,学生要想全面掌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等,那么,学生必须要多读题目,认真分析题目,有效筛选题目中的信息,构建完整的思维链条,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奠定基础。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认真读题便是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知道题目要求什么,这便为他接下来的思考埋下了伏笔,有助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高。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此,在学生阅读题目时,教师要求他们默读,并且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平时做应用题时的习惯,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读完题目就急于匆匆动笔,看似学生一接触题目就有了思绪,知道如何去正确地解答题目,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读懂题目,而这便直接导致了他们的解题正确率较低。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使学生能够运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来快速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到相应的未知条件,进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而在學生审题能力逐渐得到培养的基础上,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增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六年级阶段所接触的应用题题型种类是较多的,而学生在解答不同的应用题时要积极地思考,要从不同方面来看待问题,同时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然而,在平时做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该如何灵活选择解题策略呢?就此而言,教师在平常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去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的应用题,应当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同时,在解决同一数学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去分析问题,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都是经常用到的,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多角度看待问题,多个角度去思考,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灵活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以这样一道应用题为例子,养鸡场有210只鸡,公鸡占三分之一,这个养鸡场有多少只公鸡?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甲:养鸡场里有多少只母鸡呢?学生乙:公鸡是母鸡的几分之几?学生丙: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呢?学生丁:母鸡是公鸡的几倍呢?这样一道应用题,变成了五道应用题,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分析数量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年级学生所接触的应用题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面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学生首先要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以及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解决应用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题目的数量关系。當前,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抓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为例子,一辆小型轿车和一辆中巴车同时从A、B城市相对出发,经过5个小时后,小型轿车与中巴车相遇,接下来,着两辆车又行驶了3个小时,此时,小型轿车距离B城市还有180千米,然而,中巴车距离A地还有210千米,则A、B城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呢?解决这一类型的应用题时,要想知道A、B城市的实际距离,就必须求得两辆车的实际行驶情况,以及两车仍然要行驶的距离,此时就能轻而易举地求出A、B城市的实际距离。面对这类型的题目,学生要借助辅助手段,画出线段,将题目中的数量呈现出来,此时,学生通过看线段上的数量,得出应先求出平均速度,然后再用平均速度乘以两车相遇时候的时间5小时,这样就算出了A、B城市的实际距离。
  (四)明确解题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再复杂的应用题都是由多个简单的条件组成的,为此,在做应用题时,学生要认真审题,养成认真的审题习惯。同时,审题过程中,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划重点,分析已知条件中所蕴藏的数量关系,还要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间所蕴藏的数量关系。有时候,根据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将数量关系呈现出来。当明确了数量关系之后,学生就该思考解题策略。当前,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假设法、逆向思考法是经常用的解题策略。当学生掌握了正确解题步骤之后,这有助于他们快速解决应用题,并且还降低了他们解决应用题的难度。
  总而言之,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并不简单,其实际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分析应用题,挖掘解题规律。同时,在引导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渗透解题策略,还要渗透解题技巧,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开发自身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明白,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应当多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秀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4(86).
  [2]郑鹏.试论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J].试题与研究,2018(26).
  [3]乌云其木格.提升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5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