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让生命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国内院校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越来越关注,无论是在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还是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趋于成熟,也略见成效。然而,受资源与专业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发展中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例如学校、家庭、社会等。文章以探究六至九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分析了当下该阶段学生心理状况及导致该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以加大对该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使其生命更加精彩耀眼。
  关键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精彩
  
  一、 引言
  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高标准化、优质化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父母为了子女能够满足这一标准,不断增加其教育涉猎领域,孩子除了要完成固定的学业的外,还要参与到父母安排的课外学习中,以此丰富知识建构,增强“赛跑”动力。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压力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情绪,长此以往,这些情绪未及时得到消解,“二次负面化”后致使孩子心里慢慢有了障碍,从而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其生存意识。因此,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精彩所在。
  二、 六至九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六至九年级学生年龄小,思想相对不够成熟,在心理健康的发展上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该阶段大部分学生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父母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由于在其身上投注了不同的目标和期望值,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无法实现众多不同的期望,在教育中对自我认知不清,出现抵触心理,从而内心出现混乱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其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其出现学习目标迷糊不清的状况。
  (二)沉迷游戏
  六到九年级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我思考能力,在某些事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也有自己的心思,但是他们在该阶段他们极易受到外界诱惑。例如,该阶段由于学生理智不足,做事太依靠感觉,对外界事务分辨能力不足,从而沉迷网络游戏或者网络交际中,出现迷恋上网等问题。
  (三)交际屏障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独生子女的状况,由此,大多孩子生长环境中缺少同龄玩伴,使得他们在与同学的交际中侧重于自我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和想法,略显冷漠,从而导致交际屏障,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
  三、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受限
  通常学校教育多注重学生应试课程的教育,这一现象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侧重于学生成绩的关注,对于学生因成绩、学习方式等产生的不良情绪并没有及时发现,使得学生不良情绪没有及时得到引导舒缓,造成学生心态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外,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教师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综合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教授相关知识时只是停留在单纯的书本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将心理健康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探索,导致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的运用上无法得心应手,导致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无法深入掌握,对于“为什么不”没有形成结果论,使得他门在现实社会中容易被诱惑,无法自控,从而出现心理矛盾、挣扎等问题。
  (二)缺乏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
  六至九年级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在心理上相对稚嫩,不够成熟,性格敏感、容易冲动,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情绪,在事务的对待上也比较感性,不够理智;对于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压力中,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单独解决,仍需教师或者家长的帮助。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他们对于自我意识的维护极强,渴望独立的心也尤其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能够做主,掌握并运用自己的权利,在自我认知上明显不足。在该阶段,若是学生的积极性和期望受到阻碍,便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期望,让他们变得沮丧、失落,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健问题。
  (三)家庭关系影响
  家庭关系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好的家庭关系能够促进六至九年级阶段甚至其他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破碎的家庭关系便会给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易导致学生性格孤僻、暴躁,导致不良心理问题。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初中生黄志坚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破碎,使得他对家庭关系极为敏感。一天,同学在私下议论其父母离异的事,他便生气破口大骂起来,对于刚好前来学校的母亲逃避不见,让黄母伤心不已。
  从上面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黄父黄母离异导致黃家家庭关系破碎,使得黄志坚被同学议论,这让不知父母离异缘由的他十分暴躁,逃避与母亲面对面。其家庭关系的破碎使得其对母亲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也使得其对非议的同学心生怨气,但其无法表述内心想法,黄父黄母也未及时发现他心理的变化,使得其越加暴躁,逃避现实,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生命更精彩
  六至九年级阶段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都与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有着密切关系。由此,我们应从多方面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养成,让其生命更加出彩,更好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加大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
  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加大学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还利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实施教学设计,能更加直接地掌握学生心理状况,便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雏形的驱散,也更能够创建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因此,加大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于学生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其杜绝社会诱惑,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中学生黄志坚这一案例中,陈老师通过黄志坚的家庭及其行为注意到了其心理问题,便及时联系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加大自身对心理健康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咨询后,陈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非议进行了制止,给黄志坚营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并争取多方努力对黄志坚进行开导,使其心理抵触逐渐减少,心结逐渐打开,逐渐能够正确认识父母离异事件,从而心理问题得到缓解,心理健康向好的方向开始发展。
  此外,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能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抉择,拒绝诱惑,更好地认识世界。六至九年级阶段学生在心理成长上相对较快,对于外界事物好奇心较强,极易受到诱惑。这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心理层面来对其进行引导,教导其在面临诱惑时理智对待,不能过于感情用事。无论是平时考试中好朋友的利诱求答还是社会中嗟来之食诱惑,都要从容正确抉择,不能一以贯之,产生心理负担。只有教师足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时刻注意学生心理走向,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才能使学生对生命更加向往。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活动缓压”的方法,在学校组织心情体验、爱心运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自己的心与他人的想法,助力其心理成熟值的提升,也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强化学生心理综合素质,体验生命意义
  六至九年级阶段学生想要树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除了教师的关注及指导外,还需强化自身心理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要引导该阶段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综合素质,首先学生自身要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节,要勇于构建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
  在学习上,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要在承认与同学学习风格存在差异的同时选择真正适应自身的学习方法,要保持开阔的心胸,与同学就学习方法的不同进行平等而深入探究;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探寻方法,不要“钻牛角尖”,给自己造成学习压力,从而产生心理厌学等不良状况。
  在生活上,学生要懂得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交际关系,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避免不必要的生活冲突。如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学生先要明确自己是同学、伙伴的身份,在语言上要尽量客观、柔和,不要惡语相加,不要非议他人伤痛,这样才不会失“分寸”,才能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交往伙伴;又如在情绪掌控中,学生切忌暴躁易怒,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时刻设想若是这样的情绪发生会导致如何的结果,要舍身处境地感受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控制情绪,与他人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避免抑郁心理,还能强化其心理健康综合素质,让其感受到生命间的联系与意义所在。
  (三)加大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以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的。家长作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充分重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家长言行及家庭关系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下常见的孩子心理问题大多与家庭关系破碎与家长言行失当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黄志坚案例中,父母的离异使得家庭破碎,家庭关系支解,使得黄志坚在心理上对父母产生了成见,对该件事落下了阴影,所以在同学非议时才会怒言以对,而父母未发现志坚变化,没能及时与志坚沟通,打开其心结,才会使其情绪失控看见黄母逃避不见。因此,加大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为孩子构建一个温馨的家庭和完美的关系,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才利于其对生命的探索,利于其生命更加绚烂的绽放。
  五、 结语
  总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重视。我们只有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正确的引导,才能提升学生心理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精彩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坤,苑璞.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解决途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262-263.
  [2]田丽.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教育探索,2010(12):138-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5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