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四种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产教融合是促进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涉及政府、行业企业与高校多主体的系统工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政策理念偏差、合作机制运行不畅、队伍建设滞后、校企文化脱节问题,应吸收教育哲学思想精髓,在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上突显系统性思维,在合作机制上突显复杂性思维,在队伍建设上突显柔隐性思维,在校企文化上突显伦理性思维,以先进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水平。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机制;系统性思维;复杂性思维;柔隐性思维;伦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4-0024-06
  当前,产教融合已成为教育界与产业界的互融共生之道。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产教融合成为这些高校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普遍存在政策理念偏差、合作机制运行不畅、队伍建设滞后、校企文化脱节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此背景下,厘清并解决好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与问题
  (一)政策理念偏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根据国家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理念。为了有效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国家从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多方维度制定了相关政策。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然而,基于教育的现实发展,产教融合的实施状况存在一定偏颇。一方面,产教融合是基于多元利益共同体权责利关系构成的资源整合系统,需要系统化、有序化配套政策予以明确。而迄今为止,地方政府在制定产教融合配套政策上还存在不够完善的现象,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还未启动相应配套政策,这更加不利于产教融合在市县区域的有效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合法性保障与相应政策支持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最直接动力机制,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的基础需求并未与政府制定的政策相匹配,众多中小微和初创企业还未感受到政策红利“虹吸效应”,特别是停留在生存期的企业更加不敢轻易“涉足”,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界面难以扩展[1]。“上热下不热”的局面使产教融合的相应政策流于形式,特别是地方政府承诺的信贷优惠、税收减免等相应激励政策难以落实,直接降低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愿。
  (二)合作机制运行不畅
  当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大多数合作依靠院校相关人员人脉关系进行维系,缺乏长期保障与规划,难以形成长久良性的合作机制[2]。大部分企业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界定在接收学生实习的浅表层次上,这是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个误解。由于缺乏规范持久、互惠互利的体制机制,没有建立产教融合沟通交流平台,导致双方校企合作机制运行不畅。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办学机制的合理设置,大多数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沿袭传统高校的做法,未能突出应用特色,未能实现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融合衔接。人才培养机制未能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整合,课程内容也未能融入企业最新知识技能,使得学生无法做到由学习向工作的无缝对接,无法实现“零适应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项目多围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展开,一定程度改善了学生实习就业问题,但合作层次仅停留在多个分散教育要素之间简单统合,缺乏将高校资源与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整合联系的平台化思维,导致产教融合机制难以具备长远发展的格局。
  (三)队伍建设滞后
  人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产教融合水平不仅取决于先进的实训平台、教学中心和创业园区,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3]。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在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重教学、轻实践的传统理论思维模式仍然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作用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引进的条件多是以追崇“双高”(高学历、高职称)标准的老式思维,招聘的重点都是具备较强学科理论水平和专业背景的研究型大学博士或硕士,但其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并不能和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标准相匹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从职称评聘角度,很多高校未能制定实践教学指导成果激励机制,依旧只是重科研、重理论,对实践教学政策倾斜不到位,“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身份地位难以得到保障。
  (四)校企文化脱节
  校企文化交融对校企双方而言至关重要,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的同一性决定了高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借鉴性。但由于企业和高校因各自不同历史背景、组织形式、规模结构等问题,高校文化建设仅触及学校层面宽泛的文化形态,没有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有效融合,从而存在“文化脱节”的现象。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双向合作较为脆弱,表现在高校与行业企业仅以利益双赢为合作指标导向,企业对产教融合的理解更多停留在获益的显性思维上,这就在实际过程中带来双方“短视”与“近视”的矛盾[4]。只有产教融合各参与方实现从“物质利益”层面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跨越,才能发挥校企文化在各个环节的渗透作用,从而减少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排异现象,以校企多元文化促进学生和员工的成长,熏陶并培养其健全的品行、能力、思维和意志力等,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四种思维
  要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突破产教融合传统思维的囿制,就应吸纳教育哲学、管理哲学、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理念精髓,以先进理念和科学思维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上突显系统性思维,在合作机制上突显复杂性思维,在队伍建设上突显柔隐性思维,在校企文化上突显伦理性思维,以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水平,见图1。
  (一)产教融合顶层设计之系统性思维
  系统是指一切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当中每一个要素的活动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运行。产教融合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在宏观设计上充分彰显系统性思维,才能更好地指导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和发展。
  1. 设计理念突出系统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局限就是只关注结构而忽视系统。由于过去传统学术型教育理念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中根深蒂固,许多应用型高校管理者未能及时转变教育理念,认为产教融合仅是松散的各个教育要素的简单合作,缺乏将行业企业、高校、政府、社会各方面资源整合联系的系统性思维[5]。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理念应突出系统性,发挥系统要素的作用,使学校、行业企业、政府及社会等各类相关行动者和各环节紧密相连,形成整体联动的纽带。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设计理念要力求对接产业需要的导向,人才培养由专业理论驱动转向产业需求驱动,与产业需求实现动态均衡,通过组织重组或调整,形成一批具有较好拓展动力的共享组织体,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促进行业、产业、专业、创业交流融合。
  2. 运行模式突出交互性
  产教融合是一种动态化、开放性系统,其与周围环境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来不断地自行调解,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不仅包含相关者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的共同协作,而其自身也深深契入整个社会环境中,经历一种生长、繁荣和衰亡的动态演化[6]。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系统应与周围其他系统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各方面的交流,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应针对产教融合发展的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开放互通与共建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与外界积极有效地交流互动,以“无形的手”来推动优质资源建设。要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渗透先进技术和现代工程的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原则,通过合作共享平台使学生获得必备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本领。
  3. 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强调基于长远利益的角度,就组织的目标发展、价值导向、资源共享及其与内外部环境适配性等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并以组织的内生力量将这些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连续过程。应用型本科院校须以教育产业发展思维为目标导向,将目光从教育圈转向产业圈,跳出学校、学科、专业惯性思维,并根据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引入更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筑造产教深入融合的应用型大学[7]。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各方要素的协调性,以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使整体协调和彰显特色相辅相成。在宏观层面,要以全局观强化产教融合发展规划,运用整合集成的理念,建立均衡发展机制,促进政府、行业、高校、企业资源互通有无。在中观层面,要以发展观审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运行,协调目标与构建、组织与运行的关系,达到产教融合各方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微观层面,要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强化专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产教融合合作机制之复杂性思维
  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产生的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科学,指导人们以关系、整体和过程为视角,依据周身环境复杂性去重新审视思考和自身相关的一切可能事物。这种新视角就是所谓的“复杂性思维”。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也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其内部各层次、各方面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其合作运行机制必然体现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1. 合作体系的整合性
  系统的本质规律、运行发展只有通过“整合”方能体现出来,因为“整合”呈现了系统内部各个单一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新特征。整合,即两个以上的异质事物通过统整融合而实现“应然”走向“实然”的变化过程。整合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哲学基础与逻辑起点,体现了各相关主体的统领之“道”[8]。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一切,都能以“整合”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同样只有将产教融合建立在整合理念之上,才能更深入地探求其内在发展机理。这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激发内核,应用型本科教育也才有发展根基。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高校、企业、行业等诸多要素共同协作才能产生整体效应,是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整体性合作。产教融合要求相关主客体(行业企业、高校、政府)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都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设计、运行与发展。
  2. 合作机制的协同性
  协同论认为系统是由人、组织、环境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复杂性、开放性系统,系统内部通过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能量输入与输出,使组织目标向科学化、有序化方向进行。如果系统内部人、组织和环境等资源能够实现相互包容、和谐共生,各要素之间实现利益最大化,自然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协同是组织系统合理运行、自我优化的必然要求[9]。优化协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要强化宏观协调机理,形成有利于协同的体制机制;要突破学校层面和行业企业的羁绊以及专业的藩篱,将现有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提高其在不同院系之间的协同共建和互惠发展,构建地方政府、企业、高校、院系的协同发展生态系统,实现产教融合资源的有效汇聚和充分利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   3. 合作方式的非线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体系是一个复杂整体,包含若干要素,如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创业孵化、多元课程等。这些要素和产教融合体系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必须用一种非线性思维,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全面认识一个系统的本质状态。产教融合作为非线性系统,其结构要素具有不可加性和不可分性,具有内在不确定性和创新性,产教融合体系的非线性关系是由其结构性决定的。产教融合体系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一定方式或一定比例组合而成不同类型的实体平台,例如创业孵化中心、智慧建造实训中心、协同建设创业园区等。因此,产教融合体系必须从非线性全面联系中把握它,坚持以多维角度进行分析。
  (三)产教融合队伍建设之柔隐性思维
  柔隐性管理以组织意志和个人自觉行动的融合为发展目标,以充分发挥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释放自身意念能力为价值导向,体现了一种非强制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柔隐性管理注重采用人性化、民主化管理模式,注重顺应和研究行业企业工作者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并及时通过组织资源管理作出合理调整,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实际能力,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推进离不开“人”,最终要落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上。因此,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人性”探讨,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必要。
  1.“无为而治”与柔隐性管理
  我国自古以来在管理哲学方面的发展就有其理性主义传统。老子讲“无为而治”,运用到现代管理学指的是管理者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采用“柔隐性管理”,做到“顺势”去“善为”,将有形的、外在的管理融入无形的、内在的意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兼具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特征,其柔隐性表现在淡化高校、行业企业行政管理的“硬作用”,强化柔隐性管理的“软作用”,而努力提升各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0]。所以,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各方应该转变合作理念,将自身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从行政者转变为引导者,使相关者依托自我管理实现自我发展,凭靠自我意愿达成自觉发展,创设人性化环境而不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逾矩,最终实现“柔隐性管理”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良性持久发展。
  2.“社会关系性”与人本管理
  各主体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社会主体,作为社会关系必备主体要素的人,是維系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的纽带。因此,高校产教融合的倡导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意识,不断拓展自身视野,从“关系性”的视角来认识社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思维方式。将这种联系的普遍性归纳延伸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势必会体现出人与社会系统乃至产教系统联系的辩证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体系中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形成的普遍联系和普遍需求促进了普遍的交换。作为师生员工的个体得到了全面发展,社会性地位得到全面体现,系统的社会联系充分地发挥其交换功能,产教融合系统各要素之间也实现优化。所以,从社会关系性的角度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应当坚持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将“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作为核心要义,尊重、关心参与各项活动的教师、学生及企业人员。围绕如何充分实现高校和企业利益的双赢,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3.“协作性生产”与冲突管理
  按照协作性生产的理念,总产出的大小除了由常规生产者的投入决定,还与消费生产者的投入以及两者间互相依赖性作用密切相关[11]。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大小,不仅与常规生产者——高校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工作具有相关性,同时也与消费生产者——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以及两类人员之间的协调作用密不可分。在协作性生产过程中,难免产生分歧和竞争,而且组织结构本身存在着冲突的要素。比如,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含了行政管理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学生等多种具有矛盾关系的角色群体,由于“工技”与“学人”之间在理念、目标、情感上的不相容,在心理或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矛盾对立,在其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各种冲突,如何管理冲突、避免冲突的负面影响,是产教融合队伍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在进行冲突管理时,应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建立各相关者之间的信任感是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要注重制度在冲突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从制度上确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同等重要的观念,以此保障产教融合的“协作性生产”。
  (四)产教融合校企文化之伦理性思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根植于一种文化、习惯、信念和价值传统之中。一个组织的文化不仅包含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信仰、目标、规范,而且其本身蕴含丰富的伦理价值[12]。作为高校、行业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之间深度融合、高层级的整合,产教融合是一种具备长期性、稳定性协作关系的深度交流机制,并将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文化共融、利益共赢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质性合作。从产教融合发展过程来看,其是一种始于做法、成于制度、终于文化的过程。产教融合本身就透视着一种高端、哲学意蕴的合作文化。
  1. 校企文化融合的伦理价值
  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构成了组织文化的重要内容。共同伦理价值观在组织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不仅决定了组织生长的方向,而且直接影响到内部成员具体行为的规范性和发展战略的实现度。校企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形成有机整体,通过文化塑造引导校企合作相关者的行为心理,使全体相关者接受共同的伦理观念与价值追求,将个人目标与校企合作目标统一起来,对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专业学科的融合与协调发展、推广创新研究成果起到积极作用。高校产教融合参与者共同的伦理价值观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可以激发全体人员的热情,统一全体成员的意志和欲望,齐心协力为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它所营造的良好实践育人氛围是不断激发师生探知欲望和奋斗精神的强大动力。   2. 校企文化融合的表現形式
  校企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中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核心文化。从校企文化构成上看,其与文化一样由环境、人文等各层面文化所组成。环境文化是基础和保障,人文文化是主宰和核心,“环境”和“人文”是对文化的修饰[13]。校企文化风格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在校企合作中开展专业实践、体验职场情境、凝练核心要义、建设实习实训文化展示平台等形式,营造富有特色的校企文化氛围,让学生亲历体验校企文化并深受其浸润与影响。从校企文化本身看,其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方面,这三种形式,又分别对应装饰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本体性文化。此外,这3个方面自内而外形成一种“圈层”关系,清晰地反映了校企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层次关系,见图2 [14]。
  3. 校企文化的群体认同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一种内外共生的群体文化,除了具有高校、企业的文化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创新性、持久性和认同性,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者在长期工作和学习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风骨和品格。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应主动对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多层次、有内涵的校企文化风格;还须强调校企文化的本质并非对企业文化的简单“输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文化,以恰当合理的方式,向企业“输出”特色校园文化,让文化真正发挥融通式、互动式双向交流的作用[15]。校企文化认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不断传承创新的过程。其实现需要三个层次的认同,即装饰性文化认同、规范性文化认同和本体性文化认同。
  装饰性文化认同是师生对校企文化最基本的感知和认可,是规范性文化认同和本体性文化认同的基础和物质保障。规范性文化认同是对校企文化的认知和落实,是装饰性文化认同和本体性文化认同的桥梁。要以制度和机制为基础,确保全校师生对校企文化的认同感,实现校企文化的“润物无声”。本体性文化认同是在对装饰性文化作用和规范性文化地位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自觉。要发挥出校企文化建设的潜在影响力,使外在的文化装饰转变为内在的精神共鸣,达到感染师生、引领师生、激励师生的教育目标,并形成较强的文化自信和达到高度的文化共识。
  三、结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产业与教育、行业与企业的集群整合,产教融合必须落实于企业才能形成实操性的、真实卷入的“实践场”。高校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突破创新的思维优化提升应用性教育教学模式,在合作广度、合作深度上打破“壁垒”,不断拓展合作层面,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思路。要想完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转型的使命,当前的产教融合必须进行哲学反思,突显系统性、复杂性、柔隐性、伦理性“四种思维”,只有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才能以科学的理论和逻辑为起点,从制度、组织、人文的维度将知识、实践和文化伦理结合起来,将科学理念渗透到产教融合全过程,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云,郭炳宇.拥抱行业:跨入深度产教融合2.0时代[J].中国高等教育,2017(22):46-48.
  [2]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3]张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8(8):42-44.
  [4]邱晖,樊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02-105.
  [5]林娟娟,施永川,李鹏.构建“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J].中国高等教育,2017(22):43-45.
  [6]李校堃,李鹏.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策略与思考——基于温州大学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4):53-57.
  [7]谢笑珍.“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81-87.
  [8]叶飞帆.产教融合: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标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22):49-50.
  [9]刘献君.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与院校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8(10):6-10.
  [10]黄亚宇,李小球.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区域性产教融合政策的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9):34-38.
  [11]郭岩.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8(2):56-60.
  [12]钱炜,丁晓红,沈伟,等.应用研究型地方大学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37-142.
  [13]张新科.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实现路径[J].江苏高教,2017(5):38-41.
  [14]涂宝军.大应用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哲学意蕴·逻辑起点·实现路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7.
  [15]解海,马洪丽.工程文化与专业教育融合:转型期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48-152.
  On Four Kinds of Thinking about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u Baojun, Ding Sanqing, Ji Jingjing
  Abstract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nd to cultivate various high-quality talent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multiple subjects of governments,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as well as universities. 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bsorbing the philosophy essenc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ystemic thinking should be highlighted o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 complex thinking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e flexible thinking should be valued on team building, and the ethical thinking should be highlighted on school-enterprise culture.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level can be enhanced feasibly with advanced development concept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systematic thinking; complex thinking; soft recessive thinking; ethical thinking
  Author  Tu Baoju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18); Ding Sanqing,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Ji Jingjing,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0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