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新时代 开创新劳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海林 王娟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直击教育痛点,紧扣教育基点,回归教育起点,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据。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传统美德,但一些青少年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学校应试教育密切相关,又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更与不良的社会舆论引导直接关联。
  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劳动教育,如何将这些劳动政策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学生鲜活的实践成长力量呢?这些都直接决定着劳动教育的成败。因此,学校应全盘考虑劳动教育的整体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系统思考——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培养目标和认知水平,多层面、有梯度地设计劳动教育的内容。
  1.家庭要行养育之实
  家务劳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石,也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应科学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努力争取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认同与支持。应通过家庭劳动作业,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常规家务都会做,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劳动氛围,为学生创造与家人一起劳动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还应设置节假日劳动单,如劳动节的生活达人秀,植树节的家庭绿植栽种,父亲节、母亲节的劳动回馈养育恩,端午节的幸福一家包粽子活动等。
  2.学校劳动教育要承教育之本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能够起到整合、牵引、提升的多重作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学校应全面渗透劳动教育。例如,制订班级、宿舍劳动清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划分校园公共卫生清洁区,由班级承包,定时清扫;开放生态园,开辟屋顶种植园,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田”;开展常态化帮厨活动,让学生体会节约粮食、杜绝浪費的意义;鼓励学生参与手工制作、电器维修、室内装饰、服装设计裁剪、生态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组织班级广泛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让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
  3.社会劳动教育要尽公民之责
  学校应结合研学旅行、班团队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学工学农,走进孤儿院,走入敬老院,广泛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劳动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履行公民职责。
  二、全面多元——立体建构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价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激励和提升,对劳动教育效果的肯定和夯实,对劳动氛围的创设和营造,劳动教育评价应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考量。
  1.全方位评价
  全方位评价应涵盖评价的全部内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劳动实践成果、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合作能力及探究创新能力。全方位评价应涵盖评价的全部过程,既要包括劳动前的准备情况评价,又要包括劳动中的综合表现评价,还要包括劳动后对劳动资料、活动方案、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获得荣誉、最满意的作品等劳动资料收集整理的评价。
  2.多维度评价
  一是构建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学校不仅要开展以反思、提升为目的的学生自我评价,开展以互相督促、团结协作为目的的学生互评,还要开展以督促、推动为目的的教师评价。二是采取多元方式评价,如展示式评价、分享式评价、竞赛式评价等。学校可以利用班会、活动课等展示学生的劳动过程、劳动经历、劳动体会,以此提升学生的劳动成就感。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劳动成果、劳动感受和劳动经验,甚至可以是学生在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小插曲等,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劳动氛围。还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切土豆丝、擦窗户、包饺子等比赛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从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陶行知曾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应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树立“劳动者最美丽、劳动者最光荣”的意识,从中感受劳动带给自身及他人的快乐,并在劳动中内外兼修、参悟真知。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中学 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3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