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连军,张爽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症是由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症,其诊断要点在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血管内超声可提供血管横截面图像及血管壁结构定性定量分析,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综述主要总结血管内超声及以其为基础的新技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的应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血管内超声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26-02
  
   血管内超声(IVUS)是利用造影导管将微型的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进行腔内超声显像的新技术,与血管造影不同的是它能提供血管的横截面图像,从而观察到管腔及管壁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病变的性质,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性质的确定和狭窄程度的判断,指导和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在其它血管病变的诊断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包括非ST段抬高型ACS和ST段抬高型ACS。其病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或糜烂、溃疡,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等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养减少。ACS临床致死和致残率都非常高,近些年ACS发病率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早期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临床已有血管内超声、血管造影、血管镜、光学相干断层显像及核磁共振等多种手段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而血管内超声良好的血管穿透性和高分辨率,可以获得其他检测技术无法得到的斑块内部信息,正成为诊断ACS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几年血管内超声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最常见病理基础,所以对于斑块性质的检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尤为重要。IVUS可判断粥样斑块的性质及形态,而这些特点与临床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IVUS检测不稳定斑块通过以下几点:
  1.从斑块形态区分不稳定斑块。根据超声回声由弱至强可将斑块依次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有研究表明斑块内脂核大小和纤维帽厚度对于斑块稳定性有重要意义,IVUS上低回声的“软斑块”,多为不稳定斑块;而高回声的“钙化斑块”和“纤维斑块”多见于稳定斑块。
  2.从斑块钙化程度检测斑块稳定性。钙化斑块多见于稳定斑块,并表现为高回声影。IVUS对于冠脉内钙化斑块的检测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所以利用IVUS检测的斑块钙化程度可判定斑块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斑块内钙化形式也可以作为评价斑块稳定性的指标,易损斑块多数表现为点状分布的钙化结节。
  3.从血管重构方式分析斑块稳定性。近年来,随着病理生理和IVUS的发展,冠脉血管重构类型与斑块稳定性相关性已得到证实。血管重构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弹力膜的代偿性扩张延缓了血管狭窄的进程,称为正性重构;外弹性膜收缩导致的血管狭窄称为负性重构。负性重构病变处多为同心性斑块和硬斑块,斑块相对稳定;正性重构的病变处多为偏心性斑块和软斑块,斑块稳定性差。由此,IVUS提示的冠脉重构信息有助于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尽管IVUS有利于显示深部结构,但对微细结构的图像的分辨却受限。对斑块破裂的鉴别只有37%的敏感性。三维重建可改善边缘的清晰度,但对不稳定斑块或斑块溃疡的判别仍受到限制。为了改善IVUS判定不稳定斑块的能力,近年来又出现了几种基于IVUS的新技术:
  一、血管内超声射频数据分析
  血管内超声射频数据分析是传统IVUS的发展,通过对超声射频信号的光谱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重建实时的斑块分类的组织图。射频数据更有利于研究不稳定斑块主要成分。
  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超声后处理技术,它根据不同组织的不同频谱特征以区分斑块,重建组织图像并能够综合反映超声波的振幅和频率信息,其识别富含脂质坏死核的敏感性达91.7%。Nasu等通过对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同时行斑块旋切术,通过对比证实了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测结果,其准确率高达87.1%。
  三、血管内超声的前视功能
  由于超声探头对严重狭窄和闭塞病变的通过能力较差而不能显象,这一缺点严重影响了IVUS的临床应用。Light等采用直径4mm的IVUS前视导管观察血管轴向数厘米深图像,并显示不稳定斑块已取得成功,相信利用IVUS观察狭窄及闭塞血管病变和远段图像将会成为可能。
  四、血管内超声弹性图
  血管内超声能够提供血管横截面图像,却不能反映斑块的生物物理属性。近10年来在IVU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血管内超声弹性图(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elastogram,IVUSE)是将组织弹性测定与IVUS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通过检测冠脉内斑块的机械学特性来评估其性质,可用于斑块力学特性的评价。组织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取决于其物理学特性,不同组织对机械刺激的反应不同,坚硬的组织(如钙化斑块和纤维斑块)受压和被牵拉的程度小于柔软的组织(软斑块),由此判断斑块的组成成分。此技术克服了传统区分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较困难的缺点。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硬血管壁中的较软的病变对于IVUS是盲区,而弹性图却能较清楚地描绘出病变的结构。内弹性图可能成为临床观察和分析斑块新方法
  参考文献:
  [1]Hogson.J.M,Reddy.K.G,Suneja.R,etal.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imaging correlation of plaque morphology with angiography,clinical syndrome and procedural resul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plasty[J].J Am Coll Cardiol,1993,(1):35-44.
  [2]何亿雯,秦永文.不稳定斑块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5).
  [3]丹青.不稳定斑块诊断的影像学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4,(6).
  [4]Ehara.S,Kobayashi.Y,Yoshiyama.M,etal.Spotty calcification typifies the culprit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tudy,Circulation,2004,110(22):3424-3429.
  [5]李敬伟,康宁,党群,等.冠状动脉血管重塑与质代谢异常及斑块稳定关系的初探[J].天津医药,2010,38(10).
  [6]余丹青.不稳定斑块诊断的影像学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4,(6).
  [7]Nair.A,Margolis.M.P,Kuban.B.D,etal.Automated coronary plaque characterization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hackscatter,ex vivo validation[J].Euraluter-vention,2007,(3):113-120.
  [8]Nasu.K,Tsuchikane.E,Katoh.O,eta1.Accuracy of in vivo coronary plaque morphology assessment.A Validation Study of In Vivo Virtual Histology Compared With In Vitro Histopathology[J].J Am Coil Cardiol,2006,(47):2405-2412.
  [9]张鹏飞.血管内超声弹性图的构建原理和临床应用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5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