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高夫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新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新思路;新方法
  新课改努力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变了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挣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新课程摒弃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1]本人不揣浅陋,结合西部贫困地区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侧重从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去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以期抛砖引玉。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承担起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根本目的则是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中学生汉语水平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超越和提升现有生存状态,从而为将来的高考或者未来创造一种更为完美生活的的可能。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更应是一个懂的学生的心理,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在语文课上想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以教师、学生一起“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使教师打破过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在新课改以前,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教学也是应试教学课堂,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甘肃庄浪二中的语文教师,仔细研究西部贫困地区中学生地教育心理,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手段的并用,提高学习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东西、新的知识不断出现,这也要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思路,更新教学方法。于是我们在教学思路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不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在学校可以看网络视频、看名著电影,在家可以下载有关学习软件等,使他们能够享受在新技术的同时,也可以学到新的语文知识。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有以下几点认识
  1、教学中找准高中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的兴趣是什么或者说在哪里?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呢?这是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根本保证,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认为,对高中诗歌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西部尤其是甘肃的高中学生对西部的地理山川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盛唐边塞诗诗歌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我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无论他们是否喜欢语文课,但只要你以自己的声音朗读,同学们都喜欢认真听。我自己读完之后,又让学生反复朗读,他们认识到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西北边地的寒冷。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绝妙的佳句,读之无不拍案叫绝。这样的诗歌,这样的教法,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西北的山川草木,也更加激发他们对于语文课的兴趣。
  2、教学立足学生的生活、教材以生活逻辑为主线
  立足生活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同时亦有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因此,讲《背影》第一堂课时,我们就突出《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长,写得很平朴,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作品记叙的是多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文章不长,只一千多字。《背影》以情动人,感动了上课的学生。我想这除了因为作者用了平朴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外,还在于高中语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使同学们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也提高了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3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摒弃填鸭式教法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我在课堂上自主设计命题:苏洵《六国论》与贾谊《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由于采用的新策略、新方法,同学们在课堂上很活跃,纷纷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说《六国论》与《过秦论》都是史论文,都是借古讽今,以给统治阶级经验教训;有的学生说,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一个道理道理。至于不同点,同学们也有争论,各抒己见。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更关系到新世纪高中生学生的质量。甘肃地处西北穷困地区,教育基础薄弱,随着课改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我们通过此次教学探讨,希望有更多的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关心西部教育,关注西部新课程参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提出更多改进的新思路、新方法。
  注释:
   [1]莫军昌 温振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当议》,《文学教育》,2011年,6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3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