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味语言――体现语文教学之本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改实施以来,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课堂气氛甚是热闹,多媒体的演示给语文教学增添了色彩。可是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模式的背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笔者认为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重视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自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大“课改”的浪潮之中,是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因此,公开教学便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尝试新颖的教学形式。可静心一想,一节课下来学生读了几遍书?静静地品味了文中多少锦词佳句?领会到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又有多少学生进入了作品营造的意境呢?似乎,语文教学愈来愈失去了它的本真。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是这样要求的: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这一基本理念,笔者认为: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扣住文本,重视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言的品味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诵读中品味语言
  要将课文中无声的静止的语言转化为学生有声的优美的语言,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读,尤其是有感情地入情入境地读。学生可通过自己优美动听的声音来展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暗含在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无论意境深远的诗歌教学,精美的散文教学,还是细腻的小说教学,笔者的课堂上总是书声琅琅,读读议议,议议读读。这样一方面通过读,学生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那些独特的时空中;另一方面通过读,能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一诗情寓于景中,且语言精炼优美,富有感染力。笔者在教学时,就采取了反复诵读的方式:先是学生自读、老师范读,后是学生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再是重点读、整段读等等。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诗人眼中的壮观的北国雪景,把听者引入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学生在读中联想到了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杰出帝王形象并发现了他们的不足,也从中感悟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二、推敲中品味语言
  语言大师朱光潜先生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咬文嚼字,抓住一些特别的字词,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进入文本。如教授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分析到描写雪后山坡上的美景时,“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暗”字非常准确地描绘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不同。一个“穿”字则既准确地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出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感。再如朱自清的《春》中,一个“钻”字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让人联想到了“春风吹又生”的情态;一个“闹”字中不仅有蜜蜂叫的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笼”字则准确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迷蒙,如一层薄烟似的情态。
  三、语言环境中品味语言
  我国古代学者力主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反对支离破碎式的品鉴。可见,在赏析语言时还应把语句放到整篇的语境中去体悟。比如在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中,当母亲给女儿讲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故事时,母亲和妹妹都会热泪盈眶这个片段,如果读者只体会到母女俩具有同情心,这是浅层的理解,是不完整的。结合全文看,作者把它写出来,曲折地反映出了旧社会妇女的不幸,同时也是对自己母亲这个有才能却被埋没的妇女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揭露意义。还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一句,“香气也是浅紫色的”把味觉通过视觉的角度写出来了,如果只讲通感,学生恐怕还是难以理解,只有放到整篇中去品味,才能感悟到一种充满生命张力的萌动,一种生命光彩的闪烁,或者是一种对生死谜、手足情的顿悟。
  四、从生活中品味语言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所以,笔者觉得品味语言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会。这样,既能立足于文本,又能激发学生对生活体验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活板》一课时,学生对于文中所说的活板印刷的制作过程不能理解,也无法想象,笔者就让他们联系装豆腐用的木框与豆腐的关系,以及小学时玩橡皮泥的情景,学生顿时对文中介绍的有关活板印刷的使用过程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感觉。
  五、从拓展延伸中品味语言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内涵丰富,有时需要借助于相关的文章才能加深对文中语言的理解。笔者在上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理解文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些语句,以及能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复杂矛盾又担忧的情感,笔者补充了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以及诸葛亮写作本文时的背景,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诸葛亮对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再如,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为了避免学生误会“闲人”一词的含义,误以为是清闲的人。笔者补充了有关苏轼以罪犯的身份被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官员,没有朝廷俸禄,只能租地维持生活的情况。学生再联系上下文,明白了此处的“闲”是指闲情逸致,并从“闲人”两字上体会到了其中包含着的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
  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尽管孩子们在电视机前可以看到玫瑰,但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摸。这样一来,刺激儿童感官、运动技能和语言发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也许有人会说,不用多媒体,表明你的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须知,语言文字是思维的结晶,语文和文学之妙尽在“意会”,“言传”尚且困难,何况化虚为实的直观化浅显化教育呢?因而,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应准确定位在“辅助使用”上,否则,多媒体就成了语文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语文课堂就被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只剩下时髦的技术和表面热闹的课堂气氛了。
  总之一句话,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文学赏析的能力,使学生亲近祖国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课缺少了对文章的阅读、对语言的品味及对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的思考,也就不再是语文教学了。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N].中华读书报,2003,(03).
  [2]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07):36-37.
  [3]王军.浅议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审美意韵[J].新校园,2011,(10):135.
  
  
  (袁文娟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 47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5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