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干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反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凸显学生自身感悟和思考的“个性化”阅读,还是显得微乎其微。我们所常见的,或还是学生的缺乏理解和体验的“泛泛而读”,或还是教师的貌似深入和正确的“越俎代庖”……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得不少学生依赖性强,过分被动地接受教师的阅读理解答案及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显得缺乏个性和创见。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提高阅读质量呢?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批注式阅读习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诵读、联想、追究,凭借直观感受,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体验,再通过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其实,与文本的贴心对话,往往可以从我们在字里行间留下的若干记号中看出。这些“记号”,是我们阅读的痕迹,也是我们阅读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体现。为此,阅读教学的有效体现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联系自己的知识及生活积累,抒写主观感受,表达真情实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的阅读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
  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手段,“批注式阅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直觉性。阅读批注的过程,本就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这一过程中,许多体验感悟是不需要经过明确的逻辑演绎、条分缕析得来的。学生凭借已有的言语经验,往往就能自发而直接地对文本的词语、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直接的感受和领会。
  2.外显性。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领会如何呈现?常见的做法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口口交流。但言语往往在条理的严密、思维的深刻等方面显出不足。阅读批注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我们的所思、所想,于书本的空白处外现我们的感受,有利于我们对自己思维及表达的审视和矫正。
  3.独特性。对文本的阅读批注,往往建立在阅读主体的知识背景之上。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批注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为此,伴随批注式阅读所产生的,大多是真正有创见的读者,而非人云亦云的“看客”。
  4.再现性。读书不单是一本接一本阅读的过程,更重要的乃是对一本书随时重读的过程。在这样的重读过程中,字里行间遗留下来的适时批注能帮助我们回顾过往的阅读历程,并对已读过的内容产生亲近感以及更加深切的体会。阅读批注,让我们在一次次“回看”中找到“回家”的感觉。
  二、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自能读书。它重在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充分对话,在精读、略读、浏览中,不断反复亲历阅读过程,最终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1.联想。在阅读中,我们感知语言文字,除了准确、迅速地在脑海里呈现有关表象外,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必要的联想,对意境悠远、耐人寻味的词句展开想象,在情景交融中领悟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如教学《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讲到桂花摇落之后,父亲点上檀香,并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教师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并指导朗读。然后提问:“花雨缤纷入梦甜”,如果真的做梦,你会梦到什么?想一想,用批注的方式把你梦中的情景用笔写下来。交流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梦里,真的下起桂花雨了!我抬头一看:啊!天空中满是桂花树,还有一个个仙人在摇桂花呢。那桂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洒在我的眼睛上、脸上、脖子上……啊!真舒服呀!”
  教师引导学生扣住一个“梦”字来阅读批注,还原、再现文章中的有关细节,通过丰富的想象,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表达中,融会贯通,感中有悟,寻求到了一种与文本更加丰沛灵动的对话,实现了作品向读者的移情。
  2.质疑。“疑”是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有了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才会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如《天安门广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段话:“清晨,东方露出了淡淡的曙光,天安门城楼在晨曦中显现出他的雄姿。庄严的升旗仪式就在这时开始,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一位学生在预习时,在批注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升旗仪式时,五星红旗真能每次都与旭日一同升起吗?”具体教学中,教师从这位学生的批注入手,通过资料“国旗班的故事”的补充阅读,让学生了解,为了让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国旗班的战士和北京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继而追问:“为什么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都要和太阳一同升起?”引导学生猜测、讨论,体会其中蕴涵的“生机勃勃、蓬勃向上”的象征意义。释疑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涵,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这种从学生质疑批注入手的教学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他们创造了深入研读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层层剖析,环环深入,在质疑与探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倾听更加认真,理解更加深入。
  3.补白。任何一篇文章,尽管作者在写作时已通过字、词、句、篇,具体物化了其内容和思想,但言不尽意,文本本身仍旧存在着诸多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运用得恰当,就可以使学生在沉静的思索中激荡起情感的涟漪,孕育出彻悟的种子。
  如教学《但愿人长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时,有这样一句话:“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教师问:“同学们,此时的苏轼在埋怨明月,你觉得苏轼对明月的埋怨有道理吗?”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怨明月”实“人自怨”的曲折情愫,继而让学生围绕句末的“……”来谈一谈省略了什么,揣测词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批注,用文字表达出来。一位学生在课文旁边这样批注道:“月亮啊,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兄弟已整整分别七年了吗?你能告诉我,此时的苏辙过得怎样,他是否也在思念着我呢?”
  丰子恺先生在评价绘画艺术时曾说过:“空,然后有生气。”文章自身也正因为有了“留白”,才具有了让读者观照自我的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通过阅读批注对文本进行填补,在充分解读中使文本变得更丰满。
  4.探究。关键词句往往能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阅读批注,本身就是一种理解、探究与欣赏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对文本内涵把握得更加充分到位。
  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二三小节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徐悲鸿的爱国激情,教师紧紧扣住“真正的中国人”这几个字来引导学生阅读批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文中外国学生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他“很不礼貌”?再问学生:你觉得这位外国留学生的话有道理吗?如果你是徐悲鸿,你会用怎样的话来回击他?最后出示“他要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追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中国人”?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们纷纷发表感慨,写道:“真正的中国人是永不退缩的!”“真正的中国人是有远大目标和志向的!”“真正的中国人是会用行动证明一切的!”……
  关键词句的揣摩,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平实的词语也变得丰富立体起来。通过阅读批注,在贴己体察中,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字产生了共鸣,对人物形象也感受得越发真切。实际教学中,学生也真正被“激怒”了,对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他们的回答激情喷涌、掷地有声。
  总之,批注式阅读的开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想。它使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和变化的场所。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思维才是活跃的,感受才是真切的,情意才是自由的;这样的语文课堂,也才真正使学生把语文学习视为一种生命舒展的快乐!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9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