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焦点解决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玥玥

  摘要:该文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案例.就焦点解决理论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作一探讨。笔者认为,要一分为二看待90后的学生;焦点解决理论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要妙用焦点、强化焦点。
  关键词:教育管理:班级管理:焦点解决理论
  
  从心理学中选取能够应用在教育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不失为一种资源整合和取长补短的良策。那么在纷繁复杂的心理学方法和学派中又有哪些是特别适合班主任工作的呢?笔者在探索中发现心理学中用于短期治疗的焦点解决(solution-focused)理论对班主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教育有着非同凡响的效果。
  
  一、徘徊在困惑中的师与生――焦点的诞生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强调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可事实证明,我们又总是忘了自己也曾是学生的事实,换位思考的缺失,使自己看到的往往都是学生的缺点和问题。我们的学生都是90后的少年,有的是轻狂与自信,更多的是自卑或自尊,他们明知你的用心良苦,却不能体谅你的唠唠叨叨,更忍受不了“教师强权”,微妙的师生关系始终在这样一种无法平衡的矛盾中维系着。长期以往,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我们追求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向往成功的素质教育,此时,焦点解决的心理学方法为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解决导向。我们不妨尝试用发展的眼光为学生寻找一种他本身的“例外”,这样的话,班主任就能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工作的热爱.学生们也能重新审视自己.找到新的目标。
  1.了解90后的学生
  对于我们面临的90后学生,不论是在网络、新闻和报刊上都已有很多评述。如何一分为二看待90后的学生,是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90后学生有许多60、70、80们不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我们值得欣慰的;与此同时,90后身上更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常常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他们身边的世界。所以大家会这样形容他们:“个性”――与大众不符、追求自我的性格特点;甚至“叛逆”,这也是“自我”的一种衍生――因为只有我是对的,所以你们都是错的。所以,这些“自我”“个胜”“叛逆”就是师生问客观存在的需要调和的焦点。
  2.焦点是师生心灵间的桥梁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这套心理学上用于对个案进行心理辅导和疏通的方法.给予班主任工作新的启发。所谓“焦点”即是强调以寻找解决之道为辅导的重点,而这解决之道是已经存在的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在学生明明已产生的问题上,充分而优先的赞美,使学生握有资源去面对问题。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打破德育中的思维定势,发现无所不在的赞美素材,以重新建构的眼光找到学生难的能可贵之处。特别重要的是,当教师能在辅导之初先赞美学生,那学生往往会更信任教师,会有更多的倾吐,也就会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影响。当教师能赞美学生时,学生也会比较愿意接受自己的优点、资源与成功经验的存在,奇妙的是,当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资源、成功时,他的自尊感立刻提高。面对问题的困难感或改变的恐惧感就会减降,因而就更愿意来面对所谓的问题或困境了。焦点解决连接了师生间的心灵,架起了有效沟通的桥梁。
  
  二、发现赞美的奥秘,寻找表扬的契机――焦点的妙用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是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看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学文化中就已指导我们:为人师者并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学生的精确“射靶”.更不能因学生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而一味地去指责。然而,许多老师就是抱着“严师出高徒”的自信,学生一有犯错,就严词严训,外加惩罚,以避免其再犯。殊不知,问题的种子也在此时生根发芽,长此以往,必将不断茁壮庞大.到时候再要去把问题“连根拔起”恐怕化再大的力气也很难根除。所以,在学生犯错时,请你告诫自己宽恕,静下心来,重新建构你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从以下这个教育案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小林是一个初一学生.在一般老师的眼里他是一个自觉性差、成绩落后、行为习惯不良、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后进生,但小林为人单纯、诚实、善良,又稍稍带着些正义感,因此在班级里的人缘还不错。一天中午.小林吃着棒糖在学校花坛前疾驰而过,恰被作为班主任的我撞见。可能是班主任的职业敏感,我立马把所有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小林嘴里叼着的棒糖上,心想自己平时对常规管理已强调多次,怎么该学生仍顽固不化呢?于是眉头一锁,正想对他忽视班级荣誉.违反常规管理的举动大大教育一番时.小林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把嘴里的棒糖一抽,一脸无辜的对我说:“对不起陆老师,我忘记不能吃游食了。”显然学生已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且也主动承认了错误。看着小林无辜的表情,我先让他把棒糖扔进垃圾桶,然后带着他一起去班级上午自习。作为班主任的我始终不甘心这件事就此了结。正犹豫着是否要在班里严肃批评时。又有同学跑来汇报:“今天小杰在政治课上做作业被老师发现了,他怎么也不肯承认,政治老师都生气了。”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这样繁琐、突发,你无法预料到下一秒班级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恼羞成怒也是常事。可当时的我突然灵机想起了焦点解决的方法。于是,正当班级里寂静无声,等待我对某些同学作出批评时,我化抑为扬,开始了寻找赞美的过程:“同学们,陆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林同学特别有男子汉的气概.刚刚他在花坛吃棒糖被老师发现了.可是他并没有躲闪。而是主动地承认了自己吃游食的行为.还特别诚恳地向陆老师道了歉.并马上把棒糖扔进了垃圾桶,他这样的行为真是难能可贵。敢于承认错误,就是男子汉最好的品质,这一点,今天我在小林同学的身上发现了,但是我相信我们班的许多同学一定也有着同样的优秀品质.大家说是不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效果。上课写作业的小杰同学下课也主动向我说明了情况,还要求去给政治老师道歉。吃游食的小林在周记里写下了让每一个老师都感动的话:“我一边想着我的过错,一边想陆老师会给我什么样的惩罚,下节又是自习课,陆老师肯定会在全班批评我一顿……嗨!可回到教室,令我没想到的是,陆老师没批评我,反而表扬了我,说我是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是个男子汉!这件事让我铭记在心,我永远记住不再犯那样的错误。”原来赞美的效果真的可以这么神奇。
  犯了错误的同学.心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份愧疚与自责.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在他们的外表中判断出来.但如果我们一味地用批评、责备或是惩罚的方法教育他们,可能反而会激起学生“叛逆”的情绪.这将会给今后的师生关系造成不利的影响.很难保证下次再使用类似的方法还能否获得成功。与其我们来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目标.不如用赞美作为引线.让他们寻找到自己已经拥有的那份自责与愧疚,以正向引导的方式,提供给他正确价值观的参考,使得学生因自尊的增加而提升愿意改变的动力,间接的协助他改变自己、达成目标。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迎接阳光。
  
  三、化解三尺冰冻,非一日之热.――焦点的强化
  
  再好的方法,如果得不到强化,那么问题还是会出现反复。当班主任遇到问题行为复发时,千万不要否定先前的做法,生气失望,而是要正视到:行为复发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的正常过程。我们要追求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求得稳定的德育提升。我们可用评量的方法来跟踪学生的进展。例如,即使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还是可以自问,这一阶段学生进步了几分?焦点解决还要怎样改进?诸如此类.利用先前的焦点解决继续正向强化,从而帮助学生向目标前移,说不定我们还能在复发问题的解决中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从而积累经验.成为后续教育策略之灵感来源。坚持的等待、不放弃的努力,才能持续积累足以让学生改变的契机与能量!
  焦点解决相信学生身上有各种问题解决的宝藏,而教师正是引导学生开挖宝藏的导引者。班主任若能真正掌握焦点解决的方法,并在现实教育中坚持实践,必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灵活应用的过程必须是不断练习与尝试,调整与总结的过程。班主任们还需要把它常伴身边、常记心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1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