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3:重建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犹如北京连日持续的雾霾,2013年发生的多起教育事件给本就不太晴朗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使用手机、叫家长等问题,学生公然持刀捅向朝夕相处的老师;而同时,一个孩子因为写不出老师规定的千字检讨书,留下“老师,我做不到”的遗言后,跳楼身亡。有人认为这是当今师生关系出现了“异化”,原本亲近的师生竟演变为“杀人仇敌”。
  但是也有调查表明师生关系比较和谐。2013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南方日报》的记者发起了一项“新时期师生关系调查”,对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十余所中小学的160位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与教师关系和谐或亲密。① 虽然此次调查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但整体上反映出师生关系向好的大趋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积极而正向的教育力量,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永远要面临的挑战。然而,社会舆论的压力使得师生关系变成了一张无形的网,越是挣扎,反而捆绑得越紧,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既感觉无奈,却又无法回避。
  朋友还是敌人?
  毋庸置疑,从师生在校园里相遇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期待一段亦师亦友的关系。课堂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下,师生散布于校园,热情而愉快地游戏、聊天。师生之间无条件地相互关爱、信赖彼此,建立一种珍贵的友谊。这段关系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更会对其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被称为学生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确实很重要。入学后,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父母,教师成为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对象之一。学生现在和将来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事中,都或多或少会留下教师的印记。许多年后,当年学习的知识,大多会逐渐遗忘,但教师传递的温暖、心灵的鼓励、困境时的引导,却会让人铭记终生。而教师也深为自己能成为学生的朋友而自豪。正如一位班主任所说:教师的成功体现在当学生看到你时,能微笑着向你走来。
  在现今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冲击下,教师不再是知识和权威的化身,师生关系由原本注重教师到学生的单项知识传授,渐渐转变为“老师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接触社会”的双向互利新型师生关系。② 师生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而建立的同盟关系,绝不能简单地随时代变迁发生变化。
  然而,当理想的同盟撞上现实的壁垒时,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就会出现裂缝,并且缝隙越来越大,以至于完全背离其初衷。
  现实的壁垒是教育生活中经常上演的一幕:教师苦口婆心,跟学生促膝长谈,感觉自己“把心都掏出来了”,但学生却不为所动,一点儿都不领情。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知道,无论教师如何痛心疾首,义正词严,最后的归结点一定是学习。“现在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怎么能有好工作……”
  现实的壁垒是这样一种教育怪相:一位生性阳光幽默的教师,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初为人师的他将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经常与他们畅谈理想、未来,学生亲切地称他为“哥们儿”。就是这样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没过几年,被校长调到图书馆管理图书。原因只有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年年不理想。
  这个现实的壁垒就是——评价。
  目前,我国主流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多数学校评价教师主要依据的是学生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显然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主要矛盾’,而师生关系只能是‘次要矛盾’。‘识时务’的教师会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姚计海老师分析道。
  我们经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然而,当“道”所包含的深意窄化成为一个简单的分数,成绩的高低便演化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场博弈。更可怕的是教师形成一种观念:以教出高分学生为荣,学生成绩成为教师成就感和荣誉感的载体。为了合格率、优秀率,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希望再提高一下分数,对于成绩差的学生,逼着其学习。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师生在追求分数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从国际教师评价发展的趋势来看,以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的的发展性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多年对教师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芦咏莉等构建的教师评价内容体系——金字塔模型,可以给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带来一些启示。
  该模型的底座是教师的内在素质,塔身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涵盖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辅导和管理、职业认同、生涯规划、教师知识等众多内容,并提供了各内容的评价工具,评价标准则强调他人多元比较和教师自主比较相结合的T型理论。如能构建如此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则师生关系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③
  没有冲突就是师生关系良好?
  在《南方日报》的“新时期师生关系调查”中,55.8%的受访学生表示“与老师打交道偶尔会产生恐惧”,主要原因是“老师很有威严,不敢靠近”。更有意思的是,有六成的教师选择“与学生打交道偶尔会产生恐惧”,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学生不听话,但不敢太多管教” 。④
  这项调查之后没几天,江西临川发生了学生弑师事件。试想,如果在恶性事件之后进行调查,恐怕选择“与学生打交道会产生恐惧”的比例将大幅攀升。况且,在中国的家庭教育背景下,一旦发生师生冲突,家长必然参与其中。如果家长不能做到冷静对待,无疑将大大加剧冲突的强度。所以为了安全,为了少惹麻烦,更多的教师会本能地排斥和回避冲突。
  极度和谐与极端冲突是师生交往数轴上的两个极值,和谐一致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完全的和谐。教师不是圣人,与学生发生分歧、对抗和冲突在所难免。在师生互动中,师生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⑤
  从问卷中“学生不听话,但不敢太多管教”这个选项中,我们可以略窥冲突发生的原因。该选项潜在的台词是:教师以学生“是否听话”作为管理的标准,而不是“是否违反规则”。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听话的学生最便于统一管理。反之,当学生不听话时,可能就暗含冲突的伏笔。   一旦发生冲突,当事人的内心会瞬间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这套类似于身体免疫系统的机制,可以使自己减轻或免于遭受冲突带来的伤害。“自我保护机制”最普遍的外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服从对方的命令,但可能会腹诽心谤,进行无声的抵抗;另一种是直接进行言语、肢体的反抗,以期为自己辩解或压制对方。相对于后一种显性的冲突,“无声抵抗”的隐性冲突往往被忽视。
  比如近期热议的学生手机管理问题。见到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绝大多数教师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没收”。少数学生会因此与教师产生显性对抗,多数学生会选择“沉默”,但这并不代表问题得到了解决。
  笔者曾跟一些学生聊天,询问他们对教师没收手机的想法。“有一次,我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 就被老师没收了,我去跟他解释,他还说我狡辩,委屈死了。从此以后,一看见他我心里就难受,他讲的课不想听,布置的作业也不想写……”
  相对于显性冲突,隐性冲突更应该得到重视,它往往大量、真实并持续地存在于教育生活中,或者被触发,爆发为显性冲突,或者长期压抑于学生心中,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教育者所期望的。趋利避害的保护机制使教师不敢管教,进而不想管教,然而在隐性冲突面前,即便努力营造一团和气的氛围,也未必就是安全、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冲突得以真正消解才是最终的目标。
  所以说,表面上顺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能隐藏着汹涌的暗流,而有冲突也并不代表师生关系有问题,反而可能促进师生间更加亲密。众多研究表明,师生冲突固然有负面作用,但其积极意义也很明显:比如有助于改变过时的旧规则,建立新规则;及时释放师生内心的压抑和不满,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等⑥。其关键点在于教师的教育敏感性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能否被学生所接受。
  做到“尊重”有多难?
  在福建一所初中的英语课堂上,因不满教师的授课方式,一个学生大喊:“不喜欢上你的课,对你不满意。”随后全班学生举手表决,多数学生要求更换教师。⑦ 有人就此得出学生越来越不尊重教师的结论。然而师生关系从以往学生怕老师的“猫鼠关系”,变成学生敢于反驳和质疑老师,笔者认为,这种师生趋于平等的变化值得肯定。
  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平等、民主、尊重,这几乎已成共识。但是现实中,我们做到了吗?
  上述案例中,当学生公开表决“弹劾”教师后,校方表示将“处分‘闹事’学生”,并要求学生向该教师道歉。首先这个事件被校方定义为学生“闹事”,主观上认定是学生故意捣乱,破坏秩序,所以要“处分”学生;其次,学校没有给学生任何申诉的机会,就要求学生向教师道歉,那遭到“弹劾”的教师有没有错误,她是否也需要向学生道歉呢?
  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你可曾看到平等、民主、尊重的影子?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极端事件,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尊重学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总是不知不觉带有“控制”的成分。
  论坛上一位教师吐槽学生不尊重自己,事情的起因是一年级的学生上学迟到了,这位老师有些生气,便挖苦地说:“你还来干什么啊,干脆回家算了!”孩子一听,转身就往回走。老师愤怒了:“简直是造反,太不尊重老师了,竟然真的回家了……”
  读过儿童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根本无法理解教师话语背后暗含的讽刺意味,又何谈不尊重。连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都没有完全了解,能做到尊重学生吗?
  当教师“没收”学生手机的时候,或许自己口袋里的手机正在嗡嗡作响。确实,当学生违规使用手机,应该没收。可是,所有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规则只是针对学生建立的。对于师生共同制订的规则,教师可以独立其外,这是平等和民主吗?
  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当然就更谈不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了。其实说到底,绝不是教师故意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可怕的集体无意识在作祟。在“天地君亲师”的传统观念中,父母对孩子具有绝对的支配权,教师可以凌驾于学生之上,领导应该比下属拥有更崇高的地位……这种“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在教育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秉持着尊重的理念,却不自觉地做了一些不尊重的事情。
  让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尊重对待的教师做到完全地尊重学生,似乎是有些强人所难。但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教师只能知难而上:不必再苛求学生端坐在课桌前,舒服的坐姿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念学生的作文之前请先征得其同意,因为学生可能并不愿意与人分享;不要随意公布学生的成绩,因为这是他们的隐私……
  说到底,教育者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建构者,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育者的育人观念。陈旧的观念不彻底去除,就谈不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面临的挑战很多,可努力的方面也很多。
  注释:
  ①④ 毕嘉琪、雷雨:《仅四成受访教师曾家访》,《南方日报》, 2013年9月9日。
  ② 李正穹、任竟慧、李晗、周小璐:《新型师生关系渐成中国教育核心问题》,《中国青年报》, 2013年9月10日。
  ③ 芦咏莉、申继亮:《教师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
  ⑤⑥ 张平果:《师生隐性冲突之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⑦ 赵杨:《初中生当堂表决“弹劾”老师》,《海峡都市报》,2013年9月17日。
  (责任编辑 余慧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78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