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实施网络德育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洪涛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较少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多数学生的网络道德基本上处于“道德任意”状态,而不是教育所要求的“道德有序”状态。本文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信守网络文明公约、规范网络道德行为等问题做些探讨。
  【关 键 词】信息技术;网络德育;网络违法行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56-03
  
  信息技术教学担负着对学生实施网络德育的重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较少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多数学生的网络道德基本上处于“道德任意”状态,而不是教育所要求的“道德有序”状态。本文拟就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实施网络德育做些探讨。
  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筑牢网络德育的基石
  中学生受认知能力限制,对网络虚拟世界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完全的、非理性的。网络的虚拟新奇、自由开放、多姿多彩,让部分学生把网络虚拟世界当作美丽的童话,沉湎其中。“恶搞键盘”、“乱点鼠标”,浏览传播不良信息,侮辱欺诈他人,破坏网络秩序……认知能力的限制,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而不能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是主因。因此,实施网络德育,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
  首先,组织学生开展畅谈网络收获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网络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是他们学习的工具。有的同学从网络上查找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料,使网络成为自己学习的助手;有的利用网络与教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问,获取知识;有的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利用网络实现自己的创意,达到自己想象的境界,培养自己观察、想象、创新、审美能力;有的参与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自身逻辑思维、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在网上读书……网络拓展了他们受教育的空间,开阔了视野,加强了交流,及时了解世界最新科技动态、新闻信息,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的挑战,催生观念更新。网络像一片汪洋大海,有无穷的奥秘等待他们去探索。网络使学习、生活更方便;网络使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络使学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上网有益于他们的学习、成长。
  其次,解剖通过网络受到利诱或黄色信息侵蚀而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让他们感受百科全书式的网络虚拟世界又是一个垃圾场,可能危及自己及他人,甚至造成伤害。黄色网站、淫秽色情信息、网络病毒、暴力、恐怖、凶杀等不良游戏……这些极具诱惑力的东西,对于缺少社会经验、好奇心强、信息选择判断能力差、心理尚未成熟、尚未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来说,极易造成伤害。据有关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当中80%以上是通过网络受到诱惑,沉湎其中或受到黄色信息侵蚀作案。
  这样,使学生认识到,网络虚拟世界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是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人工高科技技术,如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等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它同现实社会一样,也是一个香花和毒草并存的世界,在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陷阱和毒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伤害他们的凶手。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网络虚拟世界。
  这种对待网络虚拟世界的科学态度一经确立,学生就会意识到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上网的人依然是实实在在的,依然是现实社会的一员,同样遵循这个社会的道德法则。现实社会的道德是网络虚拟世界道德的基础,网络虚拟世界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的拓展和延伸。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诚实与欺诈等这些现实社会道德判断的标准仍被拓展、延伸到网络虚拟世界,使人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上网行为)有了判断的尺度,人们的上网行为必须恪守现实社会的道德法则。这样,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便得以提升和强化,从而逐步树立自身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主动拒绝网络不良信息,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实现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良性道德互动。
  可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在网络德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网络德育脱离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这一原则,则是舍本逐末。所以,必须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作为网络道德教育之本,贯穿在整个信息课教学活动过程之中。
  二、教育学生信守网络文明公约,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培养网络法律和道德意识
  网络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中学生常常在海量的信息面前陷入选择的迷惘之中,在网络虚拟世界迷失自我,导致道德观念的混乱。信息技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应从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教会选择”的教育理念出发,教会学生如何判断与选择信息的真假和良莠,培养他们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为核心的互联网法律法规,是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强大武器。团中央等部门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是青少年较为完备的网络道德规范。这些法律法规和公约,是网络信息判断和选择的标准,是网络行为遵循的准则。熟知网络信息判断和选择的标准,掌握网络行为遵循的准则,是培养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基础。因此,把宣传、普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贯彻到课内外教学活动之中,是信息技术课题中应有之意。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前诵读、有机渗透、上机必讲等方法,强化认识,深化理解,入脑入心。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网络道德知识。
  其次,在课外活动中,利用板报、橱窗、班级园地等展示相关法条、公约,通过班团活动,制发公约卡、签名承诺、发倡议书等,提高知晓率,感受舆论氛围,激发认知情感。这样,课内课外相配合,讲解传递与环境熏陶相结合,在认知体验中,学生既熟知了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又懂得了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分清善恶美丑的界限,认知网络文明的内涵,学会使用网络文明语言,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懂得合法使用网络资源,自觉维护网络运行秩序。这样,就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我们操作的对象虽然没有生命,但是仍然需要法律道德的约束。利用互联网时,都要遵纪守法,恪守道德,不可触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道德底线,从而激励他们争做信守网络道德的模范,争做传播网络文明的使者,争做网络文明的卫士。
  通过上述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利用互联网,学会控制,强化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持之以恒,就会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同时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
  三、营造校园网络文明环境,规范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速率和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行为,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营造校园网络文明环境,正确指导学生上网,通过校园网络文明环境的强大感染力来实现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实效、规范学生网络行为的有力手段。
  营造校园网络文明环境,首先,是建立“网络导航”,教师收集适合于学生浏览的网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以绿色通道的形式放在校园网上,链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科资源”、“网上学校”等网站,并注有相应的说明和链接。它将网络虚拟世界的各种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以系统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方便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又保证他们上网安全。
  其次,是指导学生建立特色网站。如为个人资料收集整理、宣传交流提供平台的个人网站;由“学生作品”、“团队活动”、“班级荣誉”等栏目构成的为班级活动提供平台的班级网站;由信箱、聊天室、论坛等栏目构成的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言论、沟通交流平台的互动网站;以学科内容为主题的、为学科学习提供平台的专题网站。
  第三,是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如:网页制作、动漫制作等竞赛活动,“文明网上行”等专题班团活动等。
  丰富的校园网内容,既充实了学生生活,满足他们成长过程心理知识的需求,又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既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知识面加宽和展开,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既提升了他们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水平,又获得了深刻合理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通过表达对网络的认识看法,对浏览不良信息、沉迷网络等现象的抨击,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向往和追求美好网络生活,从而使获得的网络道德认知内化、升华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网络道德,实现网络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飞跃。
  校园网络文明环境以一种无形的支配力量对每一个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像风一样无影无迹,又像风一样有力而不可抗拒,使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一个人不断地调节着心理和行为,并向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看齐,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实施网络道德教育,变“道德任意”为“道德有序”,要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遵循学生道德行为形成及心理发展规律。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体验中,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