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元

  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有效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阅读
  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定特定的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解决问题能力。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我在教《和时间赛跑》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谚语或故事,课上让学生汇报收集的有关信息,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如水,日月如梭”等,让学生感知时间稍纵即逝。
  那么怎样珍惜时间呢?我们阅读一个小男孩和时间赛跑的故事。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很快进入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开展起来。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诱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意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操作,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会促进学生的个体和群体意识的充分发挥,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默许的眼神都可以将平等、亲切、信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向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爱心。有时,学生会因思维的活跃或某种成功而手舞足蹈或发出声响,这都是人情感的正常渲泄,而不能批评指责。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我班原来是个纪律不好、学生很难教育的班级。我经常对他们发火,进行严格教育,但无济于事。这样,我不得不吸取教训,努力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一次走进教室,听到的依旧是闹哄哄的声音。但是,此刻的我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和心情。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没有动怒,也没有板着脸严肃地站在讲台上,而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静静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讲话声音也越来越柔。这时候,我并没有马上开始上课,而是放下老师的架子,试着和学生谈起心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削弱他们强烈的叛逆心理,学生慢慢地觉察到了我的行为,与我配合起来,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有多么地失败,而我的学生此刻是多么地可爱。作为教师,爱护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才能顺利。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赤诚的心去爱每位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与思考、体验与探索、学习与运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