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运动心理学中的“Choking”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秀珍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对运动心理学中的“Choking”现象的定义、相关理论及产生的因素进行梳理,从而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Choking”;理论;运动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66-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重要比赛中,意外地输掉了比赛,发生了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低级“失误”,这种现象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高级运动员中。其主要原因在于,比赛中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远大于技能和体能的因素。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3m板跳水冠军争夺战中,中国选手王克楠在最后一跳中,出现了走板“失误”,获得零分的成绩,最后,把到手的金牌拱手相送;在男子50m3×40气步枪冠军决赛中,美国射手马修・埃蒙斯意外地打出了脱靶,把到手的金牌让给了中国运动员贾占波;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中,马修・埃蒙斯又“奇迹”般地打出了4环的成绩,把到手的金牌拱手让出。体育竞赛中的这种“反胜为败”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压力下的“Choking”。
  一、“Choking”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运动心理学界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的现象称为Choking现象,并将其定义为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这一定义不仅仅是描述运动成绩下降的结果,而且着重反映了运动的过程,强调是由于比赛压力造成了习惯的运动方式破坏,从而引起成绩下降,并且在衰变的运动中运动员是投入了努力,而不是放弃努力。目前,关于Choking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干扰理论模式(Distraction Model)、自动执行理论模式(Automatic Execution Model)和过程综合理论模式(Choking Process Model)。干扰理论模式认为,Choking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注意受到干扰,运动员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任务上引起的。注意受干扰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由于运动员对比赛重要性的认知,使得与任务无关的信息量输入增多,运动员在有限的比赛时间里不能处理过多的信息或捕捉不到与任务有关的信息;二是在总信息量不变的情况下,运动员将注意朝向了与任务无关的线索,忽视了与任务有关的关键性线索,从而导致运动过程失败。自动执行理论模式认为,运动技能的完成是自动化的过程,当运动员意识到比赛的重要性时,试图作出更大的努力来确保运动执行过程的正确性,这种有意识控制运动过程的努力破坏了原有技能执行的流畅性,阻碍了技能的自动化执行过程,反而使运动成绩下降。该理论得到了许多实验报告的支持:Baumeister R F首次以实验的形式证实了Choking现象的存在,并提出了用努力的“悖理效应”来解释其机制;王进博士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有意识地控制运动过程和增加压力以引起运动员更多的自我关注,这些增加的努力会破坏已有技术的自动执行,导致习惯的运动过程发生衰变。王进博士提出了过程综合理论模式,解释Choking应该与运动员对压力的认知、压力的应付策略、比赛任务的特征和技能水平等有关。认知型的任务(如篮球或排球的接发球、防守等)通常是在环境变动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执行要求随环境线索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这类任务,获得足够的与任务有关的信息是成功操作的基础,因此,Choking的机制解释倾向于干扰理论模式。技术型的任务(如射击、射箭)通常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运动自动化是成功操作的基础,因此,Choking的机制解释倾向于自动执行理论模式。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机制也是不同的,初、中级运动员更多是因为运动焦虑而失去对注意的控制,引起操作成绩下降;而优秀运动员是因为增加的额外努力将注意控制在运动过程上,最终引起技能的自动化过程受阻。
  二、产生“Choking”现象的因素
  1.自我意识和Choking现象。个人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倾向于关注自身那些不易为外人所知的、内在的、隐避的东西,公众自我意识是指个体趋于注意和关心自己的外表及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有许多的研究已证明自我意识强的运动员在赛前更容易被唤醒和激活,在赛中会更努力地表现自我,这些额外的努力破坏了原有的自动化动作执行过程,导致技术水平发挥失常。WangJ和Marchant D等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预测运动员发生Choking现象的一个重要指标;Justine D、Neil B和RobinT在自然运动情境中的研究发现,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投篮成绩之差(Choking指数,差值为正数即Choking发生)和自我意识呈正相关,尤其是在男性篮球运动员中呈显著正相关。
  2.不合理的目标设置和Choking现象。对比赛重要性的认知,以及运动员强烈的自我意识,促使运动员设置了过高的自我定向目标。过高自我定向的运动员,他们比赛的重心放在显示自己的超常能力,他们的成功源于竞争中打败或超越对手,他们不允许自己在比赛中有一点点的失误,努力在比赛中做到尽善尽美。Marchant D.B.等的调查研究表明,成绩期望越高,Choking的几率就越高。他们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高成绩期望通常会放大比赛的重要性,增加额外的努力,引起运动过程的有意识控制,从而破坏自动化的执行过程。
  3.比赛效能感和Choking现象。比赛效能感是为了突出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自己发挥竞技水平的不同能力信念。在竞技运动领域,训练和比赛是不一样的,运动员在训练场和比赛场的自我效能感也是不一致的,运动员对自己不同场合正常发挥技术水平的不同能力信念也说明了这一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有训练效能感和比赛效能感之分。训练效能感指运动员对自己在训练场上展示竞技水平的能力信念,而比赛效能感则指运动员对自己在赛场上展示竞技水平的能力信念。
  三、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我国,对于竞技运动比赛中“Choking”现象的研究,至今还仍有待发展,要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面对金牌的压力,知道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王进博士等专家认为,今后研究的方向,应着重发展3个方面:第一,竞赛中的“Choking”是一个复杂、多因素影响的现象,应加强引起竞技运动员“Choking”因素的分析,探索更多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测试。第二,研究发现,运动员“Choking”现象与人格因素有关。压力下,自我意识强的个体的表现更容易“Choking”。今后的研究应考虑运动员人格因素的测试,为预测区分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依据。第三,实践预防“Choking”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应加强对预防“Choking”的操作方法研究,进一步探索预防运动员“Choking”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克服“Choking”的训练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进.为什么到手的金牌会“飞走”: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J].心理学报,2003,35(2):274-281.
  [2]王进.解读“反胜为败”的现象:一个“Choking”过程理论[J].心理学报,2004,36(5):621-629.
  作者简介:曹秀珍(1976-),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19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