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善用错误资源提升数学教学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月忠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他们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对待错误资源,教师不应回避,要善于正视。可在倾听中捕捉,比较中选择。抓住错误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不断地反思并且改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可促使教师调整教学思路。
  数学教学错误资源正视错误收集整理反思改进有效使用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学生真实想法的暴露,换个角度来看,各方面知识的学生犯错的过程也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宽度和深度都有明显的加大、变深。一些题目可能涉及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一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保证;再加上学生原来固有的一些错误认知和习惯,导致学生答题的错误率不断上升。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尤其是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出错的次数更多。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我们教师往往看重那些准确无误的。对待那些错误回答,教师只会看到它们阻碍了教学进度,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预设,于是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就会表情冷漠甚至斥责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资源往往加以躲避,更不要说去寻找、利用、开发这些错误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得课堂教学一路凯歌高奏,给人感觉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但是真正做题时又是频频犯错。
  在课后,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每位学生都会多多少少出错。教师只是一味的生气,一味地让学生去订正,或者向学生只是讲解这道题,然后问一句:懂了吗?教师以为自己讲清楚了,可是接下来的作业中学生还是频频犯错。于是一片指责声就出现了――“我讲了N次了,你为什么总是不动脑筋……”于是题海也就出现了;于是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重负的恶性循环中。
  整个过程,教师都没有使学生的错误得到改善,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非常担心出错,在学生眼中,错误意味着失败,上课也总担心被提问,更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当我们深入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存在着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前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最终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指导。下面,本人就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正视学生的各种错误,绝不回避
  1.回避不是办法。课堂中学生正确的答案、精彩的见解、独特的解题思路,常常容易引起教师给与他们极大的关注,而容易被人忽视甚至遗忘的常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认识的障碍。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不希望学生出错,因为出错表示学生未掌握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已有了预设的答案,有了规定的思维行进路线,如果去关注学生中错误的资源,就会影响教学的进程。
  2.正视才是出路。教师要有资源利用的意识,尤其要有错误资源利用的意识,这是因为数学的抽象常常使学生产认识上的差异,这非但不奇怪而且是很正常的。回避、防范学生犯错,本身是教师教学中的“错误”,教师回避学生课堂上出错,可能带来的更大“错误”:有用资源的流失、学生评价能力判断能力的下降、反思意识的削弱等。
  二、收集整理,反思改进
  1.错题收集。在平时的学习中,以一学期为单位,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笔记本,把错题的原型有选择地从作业本或试卷上摘抄整理在笔记本上,或者是符合自身最近发展区的题目。
  2.原因分析。针对错题,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有计算性错误、理解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解答粗心错误和少解漏解错误等。在刚开始整理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一起查找错因,然后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找错。
  3.示范正解。改正错误,把正确答案附在后面。如果解答较多,可以详写关键步骤和出错部分,其余略写,以减轻学生负担。
  4.改进措施。针对错误,提出改进意见。比如说要是牢记公式,或者要仔细审题等。培养学生自我剖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有效使用,共同提高
  学生完成错题收集以后,要引导有效使用。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学生要经常拿出错题本,对错题重新做一遍,重点关注思路、方法、关键步骤和答案。对于重复出错的以及还没有明白的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长此以往,经过二轮、三轮甚至多次的“筛选”,如果已完全弄懂,则可以划掉。当留下的题目越来越少,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无论你有多忙,错(好)题一定要当场彻底消化并对错误(如果有错的话)类型分类,比如:审题错误,或审题不到位,潜在的已知条件没发掘出来;某概念不清晰;思路混乱,试图蒙混过关;等等,你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为马虎,都归为计算错误。人的本能是避重就轻,但避重就轻的后果就是这些“小”毛病、“可爱的”毛病永远也得不到解决。把错误类型用红笔写在这道题的旁边,让它非常明晰的呈现在你眼前。看看你是否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错误,提示自己下一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把正确的解法也写上,这一点同学做的还都不错。错(好)题一定要记得经常过一过,过题时前面的没问题的小问可以不必再做,直接利用它们的结论,进入需要过的问题即可。但是,切记:任何时候,审题都是不能偷工减料的。还有,思路必须清晰,绝不可以蒙混过关。
  参考文献:
  [1]李文广.错误常是真理的向导[J].中学生时代,2007,(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66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