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好化学全攻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占华

  导读:针对2012年化学备考中常见的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多而散的知识点,一轮复习后期如何攻克一些知识难点等,本刊专访特级教师邵国光为您解除烦恼。
  
  【本期嘉宾】
  邵国光,湖南省长沙市第21中学特级教师
  
  记者:化学知识点多而散。学生平时如何复习才能有较高的效率?
  邵国光:中学化学的特点概括起来是“三多一杂”:知识点多,实验多,联系实际多,内容繁杂。知识分散但主线清晰,细小零碎但规律性强,兼顾文理科特点,易学易懂又易忘易错。化学知识中的概念、定律的得出有以实验为基础的感性认识和理论为指导的理性分析,因此,化学知识完全可以靠理解而熟悉并记忆,靠应用而巩固并掌握。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就能从容学好化学。那么学生平时如何复习才能有较高的效率?我觉得应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学习过程四落实(三先三后、一结)
  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他人,每一节一章学完后必须做小结。重复是学习之母,一个行为重复三次会成为习惯,一个知识点重复三次会牢固掌握。
  2.课后练习两到位(精选精练),提高练习质量
  练习题精心挑选,做到难易适度,避免重复劳动。精练以中档题为重点,着重解决: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等问题。练习时要将题目按内容或解法进行归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将重点放在分析题意,寻找思路,归纳方法,总结规律上;放在挖掘试题内容的隐含性,提高试题的创新性上;放在以一道题为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多题同解、一法多题及同类题目的联系点上;放在对典型错误及产生原因的剖析上,使自己通过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能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3.学会巧妙记忆,学习轻松愉快
  ◇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诵易记;节约时间,效果明显。
  如:物质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水快,碱溶钾钠钡和钙,硫酸盐不溶(银)铅钡钙,氯化物不溶氯化银,其它盐碱水下沉。
  如:盐类水解规律: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如: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电极反应):原正负,解阴阳;正入负出,阳氧阴还(谐音:痒痒银环)
  ◇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 如黑色金属有三种:“铁、铬、锰” ,可谐音为“铁哥们”。
  ◇会意记忆法: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记者:呵呵,很好玩啊。举个例子。
  邵国光: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可会意成:山顶一个寺叠寺,吾爬上山参观,爬得一身透湿[即: (3.1)山顶一,(4.4)寺叠寺,(5~8)吾爬,(8~10)爬湿]。
  记者:呵呵,这个更形象。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怎么容易记忆,就怎么来。
  邵国光:是的。还有两种方法呢。
  ◇浓缩记忆法: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联想记忆法:把化学中的概念、原理与生活中的情景进行类比联想,使概念、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如:学生不好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一词,我举了一例:把雨水打湿的衣服拧干,你不能把水全部去掉,而只能减少衣服中的水,这就是“减弱”的意义。
  记者:邵老师您真是太高明了。简单的例子很快就能让学生明白。一轮复习后期,针对学生如何抓牢某些知识难点,您有何高见?
  邵国光:1.善待课本、夯实基础,形成网络。高考仍重视基础,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陷阱”正是设在你基础不扎实处、概念模糊处。课本是复习最好的蓝本,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因此复习时要依纲据本,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清楚每一个概念及理论,尤其要与实际问题融为一体。即:概念弄清、原理用熟、规律悟透、方法用活。
  2.加深理解主干知识,提高叙述表达能力。对已学主干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满足于“我知道了”,还要能简明扼要地用文字表叙,学科专用语言不要出错,叙述的前后不要自相矛盾。最好是把化学知识设计成习题,在练习中实现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
  3.注意提高能力品质,灵活解决问题。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查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从亲身经历中获得并提高。如思维能力,在复习中不能是简单的模仿、重复。对老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情景,要主动思考,参与讨论促进自我“解惑”,培养良好的思维。
  4.用新角度重新审视课本实验、培养创新能力。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查逐年加强,近年考的原理都最普通、最常用,但问题情境是新的,仪器常见,而所给实验装置组合是新的,有些同学一看就不知如何入手。因此实验复习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特别重视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理解其原理;回归教材“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真正动手完成实验很重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几个实验创新设计。
  5.精选试题训练,总结方法规律、快速规范解题。训练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技巧性,从而解决如下问题: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如何挖掘题意,抓准立意与情境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题干信息的有效选择与转化技巧在哪?各种试题应答策略。
  6.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反思纠错。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如错题本等,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复习疑点、盲点。
  记者:针对上述几点,您能以有机化学复习举例说明一下吗?
  邵国光:1.以官能团之间的联系为主线,构建知识框架,使有机内容网络化。
  应该以一些重要物质或官能团为主线,建立它们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有机知识框架,为有机合成和推断提供明确思路。
  
  
  
  
  
  
  
  
  
  
  2.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特征现象、特征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特征产物、特征数据和有机物的性质。
  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知道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其相应的化学性质;一提到某一反应类型,便知道哪些物质发生此类反应以及反应条件。这是解答有机合成和推断题的关键。
  记者:列举一些常见特征产物和特征数据。
  邵国光:常见特征产物:若醇能氧化为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RCH2OH;若醇能氧化为酮,则醇分子中应含有结构RCHOHR’;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由取代产物的种类可确定碳架结构;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C=C”或“C=C”键的位置;由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含羟基的酸,并根据环的大小,可确定-OH与-COOH的相对位置。
  有机物变化过程中物质式量的变化值:
  ①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A(一元醇)+CH3COOHB(酯)+H2O,则M(A)+60=M(B)+
  18,故M(B)- M(A)=42,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醇含有一个-OH;增加84, 则醇含有两个-OH;
  ②由-CHO变为-COOH, 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
  ③与Cl2反应,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有机物中含有一个C=C键;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34.5,则为取代反应,取代了一个H;
  ④当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则醇含有一个-OH。
  3.精选试题训练,总结方法规律、快速规范解题是提升能力的重要保证。
  试题命制越来越凸现知识与能力并重,为此对知识不能仅停留在掌握水平,更重要的是灵活应用。要注意培养自学、信息迁移、创新以及综合应用等能力,以总结解题规律为专题使思考问题条理化。如解有机推断题的思路为:认真读题,审清题意,采集信息,积极思考。抓住特征条件,找出突破口,再向外发散,通过顺推、逆推、顺逆综合、假设、知识迁移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概括起来就是“审、破、推、答”四个字。
   责任编辑 高守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2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