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感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教学设想
  一直以来都为学生的作文头疼,尤其是那些味同嚼蜡的作文读来更是让人难受。这些学生也许沉溺书山题海中太久,在他们的作文中很难看到真情的闪耀,更别说写出那种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篇章。难道是生活中缺乏这些吗?不是,生活中,感动我们的东西很多很多,它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物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种无私的付出。他们缺少的是一颗易感的心。面对大自然中或壮丽或秀美的景色,他们不曾感动。那激扬澎湃、撼人心魄的浪涛再也激不起他们的一腔豪情,再也吟不出苏轼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和孔夫子那“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有的只是漠然的眼神。面对历过艰难险阻,跨越荆棘沟壑而登临的绝顶,他不会感动,有的只是悲叹“真累”,再也不会有“天以无边地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面对秀丽的景色,也懒得去记下自己真实的感触,不再为一草一木而感动,不再为伟大的自然而感动。面对破碎的山河,杜甫吟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动人诗句。为自然景物而感动,让其著上作者的感情,使情满山,使情溢海。面对长期给自己关心、支持的父母,面对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像父亲那无声的关怀,母亲那絮絮的叮咛,还有天凉时,父母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他们不曾感动,以为这一切均是情理之中的。为了能够改变学生的这种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的状况,改变作文中缺乏真情实感的弊病,想通过一次作文课的集中展示与指导来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多些关心,通过优秀作品的熏陶触动他们的心灵中归柔软的部分,让他们的心灵充满感动。
  二、课堂回顾
  (一)激情导入
  (二)评点问题,引出议题。
  (三)学会感动,学会敏锐感知自然与社会。
  1、自然景物:或悲壮,或秀丽,或催人奋进,或促人警醒。如《风景谈》中“沙漠驼铃”之所以动人在于其人的活动。“我们可以为一株小草,一棵巨树,也可以为激越奔放的大海,温婉秀丽的湖而动容。”这是贾军同学《敬畏生命》中的精彩句子。展示贾军同学的作文并请同学对其点评。择取重要段落展示王介友同学的《天牛》和冯明同学的《老麻雀》。
  2、挚爱亲情:有的表现热烈,有的表现轻淡,但寓含的却是那份舍不去的亲情。“你不想家,但妈想你呢。”面对母亲那鬓边的白发,我不禁动容。这是我在《母亲》一文中所写的文字,学生听读我的范文,同时摘取重要片段展示李宁龙同学的《老父亲》和孙园同学的《母亲》,并请小作者谈感触,深情的叙述让同学非常感动。
  3、社会问题:一些重大事件或一些能触动人心弦的内容。如《历史岂容篡改》中人们那愤怒的控诉,如《东史郎日记》在宁发行时一些大学生那调侃的语句让人心寒,而《未写完的战地日记》中许、朱二烈士的亲情让人动容。展示陈美玲的作文片断《朋友,别哭》。
  4、文学作品:通过作品内容或作家本身的感染力打动人心。如《简爱》中的简爱那悲惨的遭遇触动你我的心灵,《乱世佳人》中斯佳丽在塔拉庄园被毁后重新振作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久经磨难而不渝的品格。《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那不断奋进的脚步。展示俞祖建同学的《梦系铁达尼》和顾涛《寻找爱的女孩》的片断。
  (四)师生共同总结。
  三、教学反思
   1、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次的作文课,整体氛围很好,很多同学在深受感动的同时,思维也空前活跃,畅所欲言,谈了很多生活中的令人感动的细节。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这也是新课程对于语文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有助于点燃学生学习的最高热情,达成理想目标。要知道作文惟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自己打动老师。
  2、引导学生多体验。体验是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直接的体验,感受是立竿见影的,而间接体验的方式,能使学生在众多的平凡事例中,找到了其中的感动之处,但难也就难在是否能触动学生心中的那根弦,以及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要局限于自身的亲情中,更关注于社会,放眼世界。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思、多想、多回味。只有学生真正的去关注生活,融入生活了,才能真正的表自己的情,达自己的意。
  3、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教学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优秀作文,但由于没有使用多媒体,使课堂呈现的形式略显陈旧了些,容量也受到了影响。可以从年度感动人物的新闻中去挖掘更多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报章,阅读网络,增强积累。
  4、教师的引导作用还需要加强。由于采用的是学生间的互评,学生作文的点评还不够到位,有的没有点评到最关键的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