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新田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树立创新教学观念
  
  思想品德课教学创新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教学观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学习的容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提高素质和能力;承认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2.树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观。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与互动,这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传统教学观的弊端,教师应积极建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开放性教学观表现为对教学方法进行开放:改变过去那种僵化、陈旧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法,代之以“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教学时空进行开放:教师要尽可能少地占有时空,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有足够的思维时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使学生独立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对课堂权利进行开放:在开放性课堂里,学生享有受到尊重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权利、自我发展的权利。
  3.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或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创新教学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教师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以及异想天开的设想,对学生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勇气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
  
  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要干的事情。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思想品德”的概念,敢于创新;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与政治相关的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思考、探索、创造。
  1.设置问题情境,以疑引趣。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去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如在学习“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刚和小军等5位同学放学一起回家,走到一条行人稀少的胡同时,两个持刀歹徒从旁边蹿出,劫持了小军,欲将小军带到停放在胡同出口处的汽车上。此时,小刚等4位同学应采取哪些灵活机智的具体方法同这种行为做斗争?这个问题的提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了学生思考、争辩的兴趣。
  2.教法灵活,以变激趣。常言道:“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愉悦、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协作精神,激发创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