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卞亚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07、2008年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文综试卷中已没有单纯的问答题,更加说明了该题型的重要性。然而学生普遍对这种题型感到畏惧,无所适从。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该题型的有效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做法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分析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材料题的兴趣
  
  针对学生的畏惧心理,先要引导学生大体了解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1 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
  
  2 历史材料解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等);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的综合)。
  
  3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分类。以上四种形式的设问结构可以分为: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得出启示(分析材料中隐含的规律,从中得到的启示)等。
  学生了解了该题型的特点后,每做一道材料题之前,我便先让他们讨论分析该题材料的题眼是什么。材料的类型、问题设置的类别又属于哪类。这样,学生逐渐地把做练习当成解剖命题者的作品,在心理上不再处于被考查者的被动地位。但单凭这些,只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想较完整地解决问题,解题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材料解析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因选取的材料不同,其解题的规律与技巧也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步骤是一致的,因此在做此类题时,我认为要把握住“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带着材料所问的问题“读懂、读透材料”。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三读”:首先是粗读,大致了解材料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和事件。其次是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去粗取精。最后是结合设问重点读,这也是最重要的。答每一问,都要到材料中找出相关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得出答案。
  “二”是指遵循“两个原则”,即充分利用材料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和紧紧依托两个“材”,找出关键信息。
  如何做到充分利用材料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呢?
  首先要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我们以解题的某种暗示和启发。如“阅读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三则史料,回答……”因此,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要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头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这里的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即将“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当材料展示问题的角度与教材内容不完全一致时,再深入读材料,把材料所反映的知识与教材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观点全面认识问题,这样解题的方向就明确了,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只要教材内容熟稔,答案便会信手拈来。
  
  “三”是指有关试题答案组织的三个技巧。
  
  1 明确答案的来源。根据设问的问法,材料解析题答案一般有三个主要来源。第一,直接从史料中归纳总结;第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第三,材料只是起到创设情境的作用,要完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涉及一些启示和隐含的规律性的知识。对于第一种,只要根据分值逐条从材料中找出并适当加以概括归纳即可,一般1分一点或2分一点,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或妄加评论。对于后两种,答案不完全或基本不包含在材料中,这也是材料解析题中最难得分的部分。解答好这类试题要做到: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关键词判断出要考查的知识范围,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内容或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关键。其次要做到两个“找”,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要找出教材中有关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最后是“提”,即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应解决或避免什么问题。
  
  2 答案要点要醒目,最好“序号化”。在找出答案后,按照答案的主次先进行排序,再将答案的每层意思都总结出关键词,并尽可能把关键词写在最前面,然后进行解释。
  
  3 书写要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合理安排答题空间。特别是作答时留出空间,若检查时想起好的要点可以继续补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9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