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协作学习”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正平

  摘 要:如何解决农村高中学生的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让全体学生学有所成,是一个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一直要解决的问题。本人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农村高中的特点,对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进行了“协作学习”教学尝试,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给学生协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最后总结出了教学后的新体验。
  关键字:协作学习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作为农村高中信息技术的一线教师,深知学生的参差不齐的困惑,常常出现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只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直到整堂课结束无法完成,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降低难点或不提难点,不行,因为这样只能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农村高中的课堂教学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下面是我结合农村高中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这里解释“协作学习”表现方式上主要是“合作学习”,但更重要是在协助下进行的“合作学习”。
  记得刚开始用这样方法上课时,时常看到学生小组讨论演变成“闲话家常”的尴尬,但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一、用“任务驱动”法,但提出问题要有协作意图
  比如我讲到信息技术基础(必修)3.1.3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布置任务“东升――脆肉鲩之乡”电子报刊,具体任务如下:
  1.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东升镇脆肉鲩有关图片,并附上文字说明。
  2.电子报刊版面设计。
  3.收集整理有关东升镇脆肉鲩文字资料。
  4.形成完美电子报刊。
  同时在评价标准上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图片是否切入主题,合理;(2)文字内容是否得当,有没有表现力;(3)整体版面布局是否合理;(4)电子报刊要素是否齐全、完美。
  这样一来,组内美术成绩较好的同学设计版面,语文较好的整理文字资料,一位同学负责网上搜索,一位同学形成完美电子报刊,这样任务就具有了协作性。
  二、优化小组成员组合策略、动态构建“协作小组”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同的组别分类,比如像“东升――脆肉鲩之乡”电子报刊,这节课我的分组是先让学生自由组合,但有个要求,一个组内尽量要有语文骨干、电脑高手、绘画能手、黑板报制作经验者。这样每位同学都有任务,最后才能协作一致共同完成布置的任务。但并不是所有教学任务都要这样分类,对知识性比较强的任务,比如广东教育出版《网络技术应用》5.1动态HTML,我的做法是有意把每组的两位同学作为小组相对后进的学生,其他两位同学相对优秀,这样就形成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格局,各组由于实力相当,有助于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的形成。在每个小组内,优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他们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为其他同学提供协助,由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更为轻松、随意,容易消除同学的紧张、畏惧心理,学困生自然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得到小组成员有效的帮助。
  三、学生多出彩,重视小组成员角色评比
  一堂课效果好不好,不是教师教出了多少亮点,而更多是学生展现出多少个亮点。比如像“东升――脆肉鲩之乡”电子报刊,这节课我向全班同学征集本节课任务。
  最后的结果是:1.图文并茂地反映东升――脆肉鲩之乡来源。
  2.图片最少5个,图片的顺序排列是否合理、规范。
  3.写个人对家乡“东升――脆肉鲩之乡”制作后的感想。
  这样任务提出就不是由教师主导,而是由学生主导。将学生的“提问”作为交流的出发点。一方面,学生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状况和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发展。
  其次,答案应该是多元的,应允许学生多样的回答,应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四、评价注重团体意识
  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成果,并对各小组在合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评定,并给出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和个人进步得分,通过口头评定、广播作品、海报张贴、网页公布等方式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协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协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五、新体验――“协作学习”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利用“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仁凤.《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马建军.《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