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洪小玲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一堂好课除了要给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走进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让作品人物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教育 语文知识 陶冶情操
  
  一、案例背景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那么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应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来吸引学生,使课堂绽放光彩。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教师毫无激情地上课,学生毫无表情地读书,课堂毫无情感的交流。我们语文教师该如何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丰富的情感教育,从而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景交融的优化教学效果”呢?(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
  下面,本人就以其中一次颇有感触的教研经历,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案例描述
  
  《再塑生命》是海伦・凯勒的作品,内容的阅读几乎没什么难度,但文本材料中所渗透的情感教育具有极强感染力、震撼力,特别是作者海伦・凯勒这个人物形象,对学生而言,如果能从身残志坚的生命壮举反思我们个体的生命意义,如果能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体验到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并能撷取精神力量促成自己的健康成长,那么这篇文章就算没有白读。
  以下是本人设计的教学片段
  1、让生活唤醒情感。
  首先,我介绍海伦・凯勒的背景知识,突出她以聋、哑、盲之躯立志成才,最终成为19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大人物之一,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听了这番富有深情的叙述,学生心里充满感动,教室里静静的,他们带着敬爷的心情开始认真阅读这篇课文。)
  2、用心悟读,体验情感。
  (用心悟读,并画出你喜爱或者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目的:初通课文,抓住第一感觉,为写作作铺垫。
  学生:静悄悄的,我观察,没有人眼神溜转,都很专注。
  读毕,我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小组或同桌进行交流互补。
  在学生第二遍默读前,我作如下对话点拨:
  师:文章共有哪两个人物?
  生:莎莉文和海伦・凯勒。
  师・这两个人物哪一个更值得崇敬?
  生1:莎莉文,因为她给海伦第二次生命。
  生2:莎莉文,没有她的教导,就没有海伦的成就和辉煌。
  生3:莎莉文,人生途中有一个好老师比什么都重要。
  学生的回答,印证了我最初的判断。学生的着眼点如果总在莎莉文身上,本课的设计初衷达不到目的不说,最可怕的是以后如果处处以莎莉文的标准来反思老师而不懂得反思自己,那必然是他成长的一大障碍。
  师:哈哈,大家讲得有道理,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看待的吗?
  生:想!
  师:我倒认为海伦・凯勒值得崇敬!
  生:为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孩,你能想象自己的生活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师:作为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9岁女孩,很有可能是一个对生活彻底绝望的人,但她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教育家、作家,还出了十五部专著,这份毅力,请问谁有?!
  学生沉默了,呆呆地看着我。
  师:我现在算深刻体会了冰心的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莎莉文老师再伟大,也改变不了海伦的痛苦现状,莎莉文老师再智慧,也无法替代海伦的努力与思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要有悟性,要有毅力,要有持久的行动啊!在老师的指导下,海伦用行动证明了残疾人的尊严与伟大,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崇敬吗?
  学生频频点头。
  “为什么我们的视点不同呢?”我话锋急转。
  “因为你是老师。”这句话答得并不漂亮,但我马上接过――
  “对,我是老师,所以我关注的往往是被教育者,你们是学生,你们关注的往往是教育者,你们希望在求知的路上能遇到一位像莎莉文这样的好老师,有爱心、有智慧,引领你们成长;老师呢,平时没少跟同学苦口婆心,但收效总不理想,我想。你们如果能以不残之躯的强大优势,再学习海伦・凯勒的敏感、坚毅、刻苦,那该多好啊!”
  略停片刻,我说:“看来,我们好像都在推卸责任哪。”
  生大笑。
  “这样吧,我们各自反思自己的角色,莎莉文老师的优秀我来反思学习,我会争取让自己做得更好;海伦・凯勒的宝贵精神财富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从中汲取对自己成长有用的东西,好吗?”
  “好”,学生很开心。
  (以上的引导尽管没有豪言壮语,但在这情感的细腻的渗透中,却让学生感受到经典作品正在穿越时空的隧道滋养我们的心灵,海伦・凯勒正以她的超凡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走进我们的内心深处。)
  3、让写作升华情感。
  (目的:让学生在作品中读出自我,读出成长的信心,为写作铺垫。)
  学生:继续用心读,读完之后小组主动交流心得。
  读毕,我进行写作指导:
  “下节课我们要写一篇《再塑生命》读后感……”
  “啊”学生喧哗了。
  “别急,读后感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先来点背景介绍,接着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第一感觉或者初步印象,再重点评价其中某个人物,最后联系生活找差距。其实,这些内容老师不在这节课让你们准备了吗?”
  生笑,一脸轻松……
  
  三、案例反思
  
  这节课后,我在学生的写作中发现了一篇篇充满深情的优美文字,读来十分令人感动。记得,夏丐尊老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提倡语文课应该细细品读,但这篇文章没有必要深入字缝,在语言的品味中体验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我抛开所谓知识点的传授,准备以局部牺牲的代价集中火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缺口,争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突破,让学生在静默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一开始就以伤感的语调结合作者令人敬佩的生活材料,叙述故事,渲染情感,营造气氛,让学生进入一个“海伦・凯勒”的世界,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为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打好情感铺垫。
  接着,本案例的闪光点在于既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角度,又能加入教师的巧妙点拨,在抛出“海伦和沙莉文老师两个人物哪一个更值得崇敬”、“我倒认为海伦・凯勒值得崇敬”、“为什么我们的视点不同呢”等问题后,步步启发,具体引导,把学生的视线从评价沙莉文老师的身上成功转移到海伦・凯勒,深入思考,完成了对自身角色的反思。让学生在思维、情感的撞击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不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明白海伦・凯勒不是天生的英雄,她也平凡过、悲观过、伤心过、痛苦过,她也有一个成长

的过程。这样的解读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也符合学生的接受美学的原理。我相信,在这样生活实际结合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所强调的“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也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主要依靠长期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而写作则能使人回归到人的生活本身和心灵本身,能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思考,学会自如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就像余秋雨说“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所以,我在本案例的最后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运用相关心得和感受,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感情,在情境中激活思路,从而达到“让写作升华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
  我们知道,情感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作品三者间相互感染。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一堂好课除了要给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走进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让作品人物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真切地感受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它所绽放的火花和内心激起的共鸣,在我心中久久荡漾。那么,为了让今后的语文课在情感的撞击交流中变得更有语文味,我们语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哪些要求呢?经本人的思考、积累、揣摩、实践,最后总结成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质。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关键。教师要是讲话有激情,有感染力,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热烈,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就像雅思贝尔雅所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见教师理性的分析、激情的引导,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心灵的释放、自我的发展,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让学生在自信、成就感中快乐地健康成长。所以说,教师一定要扩大阅读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其次,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定位自己。在这以人为本的时代,语文教师既要使自己成为传授专业知识的学者,更要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心智的情感引导者,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领悟到语文课外的东西,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除了一点狭窄的语文专业知识外,没有激情,没有诗意,没有想象力,更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
  还有,课堂教学的情感引导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就像水中花、镜中月,看得见却摸不着。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能撞击出思想深处的激情火花,也就不能教给学生学以致用,学做人的知识了。例如,在案例中,我要求学生拿自己的光明生活与海伦的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生活相对照,学生深有感触,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在光明的世界里努力拼搏,学习海伦执著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最后有所作为。这样联系生活,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变难为易,而且便于抓住机会进行情感引导。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