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游读书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 晨

  月如钩,渺擎天,览盱江,东逝水,浪淘尽。
  绵绵细雨,洗尽尘封近千年的岩石,点亮山间树叶那一点点新绿。这,没有落霞孤鹜,没有渔舟唱晚,也没有雁阵惊寒。有的,只是“半壁石岩”和“亭前树影”。
  我沉醉于这树与叶的迷离,仿佛悠游于他那个读书的时代。此时,曾巩正立身岩前,手持千古佳作,似乎对眼前东逝浩瀚的盱江长吟。盱江懂了,或咆哮,或宁静,或深远。
  岩洞是神秘的。苔藓苍翠,那斑驳的岩壁,仍留有他触及的体温,那是他睡过、躺过、坐过的石岩。我不由伸手触摸,似乎余温会延绵传入我体内,让我感触他的世界。对学业的不懈努力,对为人的不阿与刚正。
  “岩下书声石上泉,亭前树影江边月。”
  是的,虽然那岩上泉眼早已干涸,但依稀的朗朗书声,和着风声,随着江水,穿越了千年,响穷盱江两岸。树摇曳,月影直下,风是依旧的风。而影,却演绎了一场虚实有无和变幻无穷。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然而这并没有多少游客。也却显得幽静了,安宁了!鸟喉清脆,婉转动听,似乎是奇幻的人间仙境。
  我沉静着,独想这曾经的沧桑,而无暇于其他甚美的景致。于是同墨池一道清澈变得污浊,再由污浊变得清澈。在污浊与清澈之间的轮回,是岩、亭、叶、月、夜的漂泊、流浪……
  像他到过的地方,像他经历过的人生。正如这洞岩石扉上,不知那是否留有物是人非的痕迹。四周是美丽的,也却有曾经的那种气氛。而人们更多的,是游山玩水,神情逸志于之山水之间。有谁,又曾试过随他,随岩洞神游千年呢?
  他留下的墨宝并不多,却仍立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可见其文笔之精妙。然而屈指数出八大家的名字时,会有几个知道,曾子文章的精妙、高超。我想他是一块待人发现的美玉,有朝一日定能发出炫目的光彩,重现“曾子文章稀世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的辉煌。
  我很憾慨,却那么地无济于事。万物变化自有时,似乎曾巩对我说了什么,我没听到,只见墨池之水,默默地流着,默默地流着……
  注:读书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青年时期刻苦攻读之处。
  
  评点
  谢秋晓
  文章想象丰富,跨越时空,思接千载,与名人心灵相通。体味文学家的情怀,文笔清新优美,文学韵味较浓,显示了作者较好的文学功底。文章似沁人心脾的涓涓细流,流露出作者对曾巩的仰慕,道出曾巩遭受的冷落是暂时的,相信他定能为后人所重新认识、评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2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