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实现小康社会的一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如既往关注“三农”,明确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到农村。如何应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建议
  
  近几年,党和政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活了农村经济,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农民人均收入总量依然很小,城乡差距依然存在。2006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 元,与同年城镇民居人均收入11759元比为1:3.28,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性、素质性等因素依然不少。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灾害多发。农业是一对自然条件依存度很高的产业。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且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洪灾、旱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农业、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如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东北干旱,南方一些地区暴雨成灾,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的第二位流域性洪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200万亩,其中绝收800 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3亿元余。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转移出去的劳动力适应力差,存在找工作难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经济的需求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差,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市场导向能力弱,捕捉市场信息成本高,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盲目性大。
  (四)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 由于耕地总面积减少,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 (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3)由于农民工素质和技能偏低,大多只能从事城里职工不愿干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从而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投入,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加大对农业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水、电、路、通讯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抓好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建成一支能长期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的高素质队伍,帮助农民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四要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发展生产、搞好流通。面对我国现有财力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农村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整合资金,并确保有关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严防三农资金挪作它用。
  (二)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我国农村人口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小学程度以下人口高达57.4% 。目前重点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降低文盲率;同时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职业和技术培训。只有广大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村经济才能不断强大,农民收入才能不断提高。
   (三)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实行农户家庭经营,农业实行集体经营的国家其农业发展均相当缓慢,都是以失败告终。经验表明农户家庭经营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应长期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允许集体土地通过转让、抵押等方式进入市场。推进集体林权、水产权和水利制度改革,明晰产权,规范流转,减轻负担,放活经营。既可防止集体资产(资源)的流失、浪费,又可还权还利于民。
   (四)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拓宽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 年末,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8319 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37.4%,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量中占农民纯收入总量的55.5%,进一步完善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保障农民增收意义深远。农业剩余人口是工业发展的源泉,其转移可促进工业积累利润扩大再生产。然而目前农民进城所面临的不是自由竞争的就业市场,而是一个分割的、不公平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只能找城市“剩余工作”。只有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机制,为进城农民工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给农民工“国民待遇”,才能真正发挥农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宫希魁. 对中国农民问题的十大反思[J ]. 农业经济导刊,2003 , (9) :42 -45.
  [2]范小仲: 影响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4) .
  [3]程霞、蒋少岳: 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途径分析[J].中国财政, 2006( 4) .
  [4]李红,高岩.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途径[ J ]. 山东农业, 2003 (7) : 42 - 45.
  [5]柯炳生: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1) .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的意见.
  [7]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报告 [J].调研世界, 2007( 1)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