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应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夯实教学实践能力,不懈提升教学研究水准,综合创设“四境”教学法,让课堂“语心”相映,“情意”生辉,使学生如沐春风,终获教益。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情境
  
  政治科高考遵循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由文科单科型考试模式转轨到"X"综合型考试模式(大综合或小综合),给每位政治教师提出了客观存在的新问题:方向感弱化,能力性强化。死知识减少,活材料增多。欲获得优良成绩绝非易事。因而学生对政治课缺乏持久的兴趣与热情。笔者执教于一所普通中学,对此类问题感触颇深,但也就此作了诸多思考,下了不少功夫,谨以为若能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努力创设"四境"教学法,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锤炼"讲"功 美化"语"境
  现代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启发式授课和创新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讲的作用,相反政治课课程性质特点决定应特别加强"精讲"的功用。对于大综合科目下的学生,"讲"更能发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要讲好,还须注意教学语言和讲授方法。
  (一)教学语言应做到"五性"
  1、科学性:使用科学简明、条理清晰的语言,才能准确地阐义表意,理直气壮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等基本常识,增强政治课的权威性、战斗力和说服力。
  2、形象性: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联系实际举例和比喻(附加手势语言),易于把抽象的道理简单化,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
  3、通俗性:政治课中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寓意深远、联系紧密的名言、俗语、歇后语、诗词妙句等,让教学语言通俗易懂,才能使学生听清听明,轻松地掌握原理,领会精髓,避免深奥难懂,单调乏味。
  4、幽默性:幽默是一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把它运用在教学语言上,能使学生于会意的或开怀的笑声中悟出道理,获得知识,使"沙漠化"的理论课堂增添一点葱茏的"绿"意。
  5、煽情性: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感艺术,以情动人,增强政治课的"磁性"效应,使其富有感染力,达到"感天泣地"的效果,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体验,上下拧成一股绳,让几十颗年轻的心灵一起跳跃、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二)讲授方法要灵活多样
  有时描绘情景、叙述事实;有时阐释概念、论证原理,讲述、讲读、讲解等方法穿插运用。同时又要注意"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住关键,条理分明,环环相扣,拨动学生的心弦,感染学生的情绪。
  二、研究"问"法激化"心"境
  政治课不仅要如基础课一样提问,而且要问得巧妙,问得自然,问得适时,这就要讲究提问的技法。
  (一)问而有度
  提问既要有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用赞许代替责问),又要有思考价值,不能海阔天空,浮想联翩。既让学生积极思考,又要力避过"度"的理论抽象。这"度"包括广度、深度、角度、热度等。
  (二)问题设计有法
  1、开始的问题要富有艺术性、启发性和新鲜感,能使学生迅速兴奋,点燃思想的火花,以便很快导入教学主题。
  2、过程中问题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学生基础水平和思考能力参差不齐,故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探索性,又要留有一部分空间面向大多数中等学生,尤其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应多给他们创设参与双边活动的机会,不致被遗忘于角落里,侥幸"纳凉"。
  3、结束时的问题既要能够总结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又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学效果。如,可设计归纳总结、比较异同、绘图列表等多种形式的问题。
  三、琢磨"教"艺 优化"情"境
  所谓"教"课,即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来把握教学过程。教好一节课,就要把枝、杆、花、叶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株挺拔雄俊的参天大树。加之学生头脑中对于高考"遥遥无期"及"侥幸取胜"的认识误区目前无法根除,那就只有靠教师从"教"本身来努力。
  (一)讲好开篇,画好"点睛"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讲好开篇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学生从开始就全神贯注地聆听,就可能一直保持下去。课节的结尾同样重要。教师在"画龙"的基础上,还要恰好好处地"点睛",形成知识的理性升华,使学生达到顿悟事理、陶冶情趣、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注重提高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学生对政治课缺乏热情,这是事实,而且课堂中还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机敏地发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教学艺术。
  四、坚持"导"用升化"意"境
  (一)以理为鞭,加强"教导"
  1、政治学科作为思想修养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工具学科(科学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作为高考学科,教师应经常对学生晓以利害,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增强兴趣。
  2、展现政治课理论知识的有用性。政治课应适应学生的成才需要,让他们感到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大的本领,即"学了有用",而不是浪费时间。
  (二)以身作则,加强"引导"
  身在其位,就应尽职尽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能因学生兴趣不浓就自浇冷水,那样只会愈演愈糟,于事无补。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持久的热情,气宇轩昂,以爱去感动学生,以心去撞动学生,以情去激动学生。
  总之,中学政治教师应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夯实教学实践能力,不懈提升教学研究水准,综合创设"四境"教学法,让课堂"语.心"相映,"情.意"生辉,使学生如沐春风,终获教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