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课堂,融入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永波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了适应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新导向,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有步骤地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小学生天真活泼,说话无所顾忌,所以他们一般都很爱说话,而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会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于是在变得成熟、稳重的同时,话也随着少了,因为他们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被人嘲笑或引起别人的不满。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大胆说话,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在这方面,我们不妨作如下一些尝试。
  (一)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所学课文,合理拓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必说、不吐不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越俎代庖,而且不轻易地否定任何一个学生的看法,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如在教学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时,我们引导学生讨论:阳台最后到底是封还是没封?并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爸爸和儿子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要联系全文分析问题,又要考虑到双方的身份,做到父慈子孝,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每册语文书里都设计了一些实践课,这为我们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如在教学“模拟新闻发布会”这一专题时,我们把教室布置成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从班级里选出一些口才好的主持新闻发布会,别的学生担任记者角色,围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激烈的探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拓宽知识面。
  (二)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乐于说。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常说常练。我们可以根据语文课的特点,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他们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1.课前3分钟说话。说话不等于演讲,因为演讲需要有感人的材料、丰富的感情、夸张的表情,且如果演讲者分寸把握得不好,就会让人感觉到很做作。而说话则要求说话人端庄大方地站在台前,平心静气地说一段话,说话的内容不作硬性的要求,可以叙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笑话,也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性格、爱好等,这样要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让他们在陌生人面前也能大方自然地说话。
  2.辩论会。辩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示他们的口才,而且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敏捷,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比如,前一段时间,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追星”热,我们及时展开讨论:“星”该不该追?经过大家一番唇枪舌箭的论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可以追各行各业的明星,但我们并不追他们迷人的外表、富足的生活、无聊的八卦新闻,而是追他们对工作的认真、对事业的痴迷、面对磨难所表现出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当然在组织辩论会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的分寸,在发表个人见解时要真诚、谦虚,在反驳别人意见时要委婉,不要固执己见,相互攻击,无谓争斗。在讨论结束后,老师要作好总结,指出尚待深入研讨的问题,以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
  3.做主持人,当导游。主持人风度翩翩,能言善辩,导游知识丰富,通古博今,他们都是中学生竞相追逐、乐于模仿的人。我们可以顺应他们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机会,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苏教版第三册语文教材的第四单元是“江山多娇”专栏,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让学生模仿导游写解说词,介绍苏州园林、阿里山、小石潭、承天寺、威尼斯等地的自然风光,并融入一些人文知识的介绍。学生们广开思路,依照文中描述,融入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都成了“胸中有丘壑”的设计师,自然之美令他们陶醉,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融入生活,注重积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人人都会说话,但并不意味着谁都会把话说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要想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仅凭纸上谈兵,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因为社会是最好的课堂。不论跟谁说话,都要文明、礼貌、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比如一个走路的青年向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海边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五百拐杖。”小青年奇怪地说:“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老大爷生气地说:“论‘礼’,你应该叫我大爷!”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
  我们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多读书、读好书。在与人交流时,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根据说话的对象和场合,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正如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在口语交际中,如果我们努力“为之”,在平时就能敢说、常说,最终必然就会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