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出动画角色设计的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海军

  摘 要: 一部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这部影片的成败,纵观国内近些年动画的发展,没有鲜明的动画角色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角色设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设计队伍不专业,设计繁琐,抄袭日式风格,过于写实,忽视细节,等等。
  关键词: 动画角色 设计 误区
  
  一、引言
  2009年10月份,我参加了动画专业的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我国动画产业的现状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调查统计,20个孩子最喜欢的动漫形象,19个来自日本,中国只有1个――孙悟空。洋动漫对中国动漫市场的大肆进攻与占领,导致本土动漫市场逐步丧失,如何抵御这些外来文化对年轻一代的侵略已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而最本质的方法则是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但纵观国内近些年动画的发展,没有鲜明的动画角色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一部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的好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这部影片的成败,这个已经为大多数专业人士所认可。国内的动画角色设计存在多个误区,现对其一一剖析。
  二、角色设计人员不专业
  以前,国内做动画的大部分公司就只是“美工+编剧”而已,尽管近两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国内开设动漫专业的各高校院系有近百个,在校人数近万人,可存在着人才培训的“供”和“求”的矛盾,即教育与市场的脱轨:一是现在大部分动画公司缺少能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企业成本去培养新招的动画毕业生。二是多数学生动画制作技术无碍,但是对剧本的理解能力不强,难以发展成为动画制作的创意型人才,而当前中国动漫界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及营销人才。这就造成大量动画毕业生找工作难,有的不得不浪费家庭几年来的教育投入而转行。
  学生学不到真东西,跟目前的老师人员构成也有关系。根据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现在大部分院校动画专业的教师都是拼凑而成。此外,培训院校和机构对动画教学的理解和定位非常模糊,更让人担忧的是,部分动画培训教育变成计算机应用教学。要走出这个误区,教育机构须能够“走出去,请进来”。与动漫企业紧密结合,让动画教学体现其行业性、职能型。
  三、角色设计追求复杂繁琐
  目前社会上和动画的专业院校里面很多人痴迷于繁琐的绘画技巧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效果,却不知这样反而走入了误区。动画制作过程是有很多人共同参与的,造型简明易绘,才不至于在绘制过程中变样,动画片中的造型应该尽可能简单,才可以控制制作周期和成本。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不惜成本的高质量二维动画片才会采用复杂的绘画技法来加强画面以达到某种特定的视觉效果或者风格(大多数还要结合三维技术辅助),而大多数二维动画影片还是采用相对简化的造型风格,因为这样更易于动画片的加工生产,同时也有利于其衍生产品的制造(如玩具、日用品等)。很多技法纯熟的所谓“高手”,他们大多可以画一手高水平的“插画”,但是为动画片设计角色却反而力不从心了。所以建议这些朋友不要过于痴迷这些表面技巧,真正需要下工夫的是如何让简化的动画角色更生动、更有趣、更让人印象深刻。
  四、模仿抄袭日式风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们提倡要勇于借鉴别国先进经验,但事实上很遗憾,借鉴变成了抄袭,目前国产的某些动画片确实就是因为角色造型直接抄袭日本的代表风格,从而导致整个影片风格与日本动画的风格过于相似而最终被观众所抛弃。而且坦诚地说,欧美风格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趋于“国际化”,不像日本风格有着强烈的区域性,与其模仿甚至抄袭日式风格,倒不如去借鉴“国际化”的欧美风格,至少这样不会引起国人的强烈反感。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人自己制作出来的是中国“日卡”。另外,说到中国的本土动画风格,其植根的沃土是中国连环画和民间艺术,以及国画、壁画、雕塑等传统艺术,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提炼出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中国的动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辉煌,《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空》《三个和尚》等大批经典的动画名作震动了当时整个世界,它们以其特有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使中国动画雄立于世界动画艺术之林,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中国画派。我们自己的家里有美味佳肴,为什么还要去捡人家的残羹剩饭呢?“师夷长技以制夷”,祖先早已经告诉我们解决之道了,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动画片的技法,但是绝对不可以步入直接照搬的误区,否则将会引起嘲笑甚至惹起众怒了。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作品中所匮乏的文化底蕴问题,因为一部失去民族文化内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好作品的。
  五、角色设计过于写实
  国内不少动画创作人员在进行角色设计时往往追求“像”。固然,写实的设计风格具有亲和力,可拉近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但这也减少了动画语言的艺术魅力。在动画角色设定方面,角色造型的设计并不追求逼真写实的风格,动画角色形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和形象创造的过程。过程中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过程。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还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如《超人总动员》中弹力女超人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但是又非常优美。她的臀部比肩部要宽,同时又有一双修长的美腿,这种卡通式性感的造型传神地显示出弹力女超人的性格特征。而动画角色动作的设计应具有夸张、幽默与戏剧性的特征,是生活中原生动作的提炼与升华,其设计风格除了要考虑各个角色之间的差别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与整部片子的风格相一致。
  六、急功近利,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里所谓的“细节”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繁琐、琐碎的东西,因为动画片中的造型应该尽可能简单,才可以控制制作周期和成本,这里说的“细节”是角色设计的严谨度与精确度。迪斯尼工作的严谨是很著名的,他们在设计稿里面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甚至连看似微不足道的部分都进行精确标注,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把下面的工作拿到世界任何地方去,也都会几乎没有误差。误差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若想做到很精细,就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与物力。而国人做事情大多好急功近利,喜欢耍些“小聪明”,“差不多”“还行”“还可以”,等等,正是这些小聪明导致了很多不应该有的失败,中国有句古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国内很多动画片的惨败正是应验了这句话,本来人物造型的设计就不是很严谨,再加上多个环节的谬差,最终几乎令人目不忍睹。
  七、结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拥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我国也曾经拍摄出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前辈们能做到的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做到。我们应加强学习,加强本民族的文化修养,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表现手法相结合,走出角色创作中的误区,创造出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本土动画角色形象。
  
  参考文献:
  [1]汪芳.浅析中美动画片角色设计之区别.
  [2]邓哲云.本土动画片中角色群视觉形象设计之研究.
  [3]焦瑾瑾.探究动画艺术教育之动画角色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