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言霞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对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语课堂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促使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能有效地减轻师生的课内负担,为增加知识容量赢得时间;因特网将使人类教育进入了“电子教育”时代,拓宽了授课方法。此外,开设的英语BBS,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自由的语言环境;充分使用E-MAIL来设计作业,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教学 应用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探讨素质教育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悄悄地走进英语课堂,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改变那种“识记型、灌输型、独奏型、封闭型、划一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视、听、说、写”的教学模式得以建立,实现了英语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即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得到加强,人文教育思想得到渗透。
  信息技术具有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以及动画等的功能,它可以被用来进行全新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具有交互性、个性化的训练,它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地融为一体,促使教师对教学构想产生新的创意,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的变化,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形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新组合。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至关重要。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情景教学是为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人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要经过几个不同的程序,即感知(信息输入)→理解(信息的加工处理)→记忆(信息的储存)→运用(信息的输出)。设置交际情景是语言教学的生命,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才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中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预测本课的主题,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4时,我先放一段从校园网上下载的有关秋天果园里丰收的录像:苹果、梨、香蕉、橘子挂满了枝头;果园里的另一头传来了鸟儿的叫声,汽车马达的轰鸣声,人的笑语声……这些图像、声音紧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是农民喜获丰收的场面。紧接着插入课文对话的配音,同时切换画面:树上摘果的人、地上买果和卖果的人交替出现。真实的情景、动感的画面、富于情感的对话交流,构成了视听一体的教学环境,缩短了学生与陌生事物间的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学科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点多,内容包罗万象;二是基础知识多,要理解、记忆的东西多。课堂内高密度、大容量、带有故事情节的对话,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促使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如: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6,对话篇幅较长,情节复杂,词组多,单词量也较大,学生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识记这些词组,熟悉相关的句型,增强言语表达能力呢?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帮助我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时,我按照不同的场景把故事情节制成课件,较难的句子配上相应的图片。上课时,首先利用课件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词组及句型,同时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习语言;再通过逐段问答吸引学生对画面的注意,在问答中强化学生对语言点的记忆。这样,学生就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在轮流的回答中,每一位学生都会得到言语表达的机会,培养听、说的能力。最后,在“视、听、说”的同时,加强较难句子的学习,并对难词、难句作适当分析、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课内负担,节约教学时间。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有优势。它能有效地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量,把学生从单调、机械的语言学习中释放出来,减轻师生的课内负担,为增加知识容量赢得时间。
  如: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2 “In a toy shop”,虽然本课新词汇不多,但是它综合性能强,涉及知识点多。如果继续沿用“一只板擦,一支粉笔”的老教法,不仅耗时费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我在教这篇对话时,先播放了一段关于购物的录像,然后提问学生,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回答。学生在这种积极的交流中有话可说、想说、敢说,无形中掌握了某些情景下的习惯表达方式。回放录像,学生分清了事情发生的先后,学习起来就显得容易得多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宽授课方法。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因特网使人类进入了“电子教育”时代。我们尝试着上了这样一堂课:教师提着手提电脑走进教室,接上教室内的电子白板,打开电脑,教学内容通过电子幻灯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当教到英文单词Paris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打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从欧洲区域找到法国,然后再找到法国的首都巴黎,电子白板上马上展现出巴黎的城市风光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教师轻点一下Paris时,电脑自动给出标准的英文发音。教师轻点一下解说,电脑就娓娓动听地用标准的英文进行解说。如果你要进一步为学生介绍巴黎,就从历史、人文、科学、文化艺术各个方面让电脑为你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可以想象这样一堂声图并茂的英语教学课,必定会使学生对巴黎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地理位置、城市风貌、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了解巴黎,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会Paris这个单词。
  多媒体计算机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强交互性。通过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计算机还能接受学习者的回答或询问,并及时作出判断、评价或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这种交互式教学既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创造有利的条件,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例如,在教授完音标后,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听力练习题。如“射点球”:在球门前面排列着几个带音标的足球,一个小男孩站在足球旁。学生听到一个音标后,用鼠标点一下他认为对的答案。当选择正确时,小男孩就会把球射进球门,同时计算机发出一段优美的音乐或掌声给予表扬,接着出下一道题。如果选择错误,球会射偏。这时,学生可以接着做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再做一次,同时向计算机要求帮助,计算机会再给他听一遍,直到答对。而且,题目的编排是分层次的,基本题后面还有挑战题。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同时优等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还可以做难度较大的挑战题,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五、开设英语BBS,创设宽松、愉快、自由的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获得一些感性的英语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和书写基础,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在课外,教师要积极创设让孩子们运用英语的环境,使学生学有所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语言点才能得到巩固。我校设有网络教室,所以我在校园网上开辟了英语BBS,并担任这一版块的主持人。在这个英语BBS里,我每月给学生们出一个主题,如讲讲英语国家的习俗、说说西方国家的节日、谈谈美国肯德基、介绍他们最喜爱的国家等。每一个主题的确立,都让学生雀跃不已。发表自己的见解前,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上网收集资料,或者走进生活,调查渗透在生活中的有关英语知识的点点滴滴。在学生准备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出同样的甚至是多倍的准备。这一过程显示了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同时让师生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对英语和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学生不再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保障,开开心心地查资料。发表言论的同时,也开始逐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说和写的能力,想象、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综合的培养和发展。
  六、使用E-Mail,加强师生交流
  自从英语和电脑结合,作业就更加灵活多样了。我把作业布置在英语论坛里,然后请学生把作业通过E-Mail的形式发给我,美其名曰“无纸作业,保护环境”。例如在上完牛津小学英语“Where?”以后,我要求学生用金山画王绘制一幅画,画中各物体之间的位置要体现出本节课所学的地点介词。学生也乐得如此,很勤快地做着作业,并且扬言要用作业轰炸我的信箱。这样的作业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恰巧我和学生一起都在网上的话,我们就可以及时展开讨论。暑假里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告诉我他的学习和生活的进展情况,有些学生还把自己的旅游奇历发给我。学生还能通过它悄悄地给我提意见,指出上课时的“好玩”和“不好玩”;会把自己的小作文寄给我,不客气地要求我修改,请求得到发表的机会;也会把自己偶尔碰到的精美图片或者信息下载下来拷贝给我,积极补充我的资源库。通过这个无形的邮箱,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试想,不久的将来,英语教师的备课资料均储存在小小的磁盘和光碟中。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利用多媒体电脑技术相互交流,“自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导者,有时仅需要告诉学生几个网址,学生和教师就可以通过因特网在世界最好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资料馆里漫游,查询资料,听世界上最好的教师讲课。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电子网络化将给21世纪的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顾佩娅.因特网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1998,(1).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酷爱上网的美国孩子们.电脑报,1998-8-31.
  [4]俞理明.山东外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和因特网,20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