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南根

  摘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创新;培养;能力;语文;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3-2851(2010)06-0029-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奠基工程,培养民族创新人才,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大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通过尝试,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笔者了解到,现在农村部分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满堂灌,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制下去。21世纪我们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其他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将来能够成才的不一定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学习的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
  二、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三、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的一切……”,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因文而异,凭借课文中某一重点,某一关键处作想象的生长点。同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想象训练点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创新
  为学生创造一定活动场所和环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掌握知识和实践活动与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一定要使知识对象化。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如何给学生提供气氛、场所和环境。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组织一些课外语文活动,如观察、调查、参观、比赛等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体验正常、丰富的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礼仪中学得各种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人格。
  五、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点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的力量。当学生取得一些进步时,教师应适时给予鼓励:“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力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刘佛年语)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