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译者应具备的语言外知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金凤

  摘 要: 翻译行为旨在理解一话语篇章,然后用另一语言重新表达这一话语篇章。“理解”需要语言和语言外知识,而“重新表达”的质量不仅同译者的语言掌握水平有关,还取决于其背景知识。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双语转换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翻译活动始终的。因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及释义角度谈谈一名优秀译者应具备的语言外知识。
  关键词: 译者 认知水平 合理定位 理解能力 记忆能力
  一、提高认知水平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使用以认知为基础,因为它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1)人们需要什么知识才能使用一种语言?(2)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内心是怎样使用这些知识的?(桂诗春,P8)其实,翻译活动也应以认知为基础,译者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实际也是一种语言使用活动,不过它不再是在同种语言间的信息交流,而是经历了一种由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码转换过程。这一过程以意义为主线,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文,但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又要超越原文,用最符合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将原文再现出来。Miller(1973)曾指出,语言使用牵涉到五方面的知识,前三种知识和语言结构有关,即语音、句法和词汇的知识;后两种则与心理有关,一种叫概念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说话人必须对他所生活的、谈论的世界有所了解,另一种叫信念系统(systems of beliefs),说话人用以评估他所听到的东西。(桂诗春,P.9)在我看来,Miller所说的前三种知识可以用来指译者的语言素质,即译者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原语和目的语,能够说出像本族语的话来。概念知识就是指译者的百科知识,仅懂语言的译者永远不会成为合格的译者,他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在翻译某些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时,才会得心应手,避免因不懂专业知识而造成的死译、硬译现象。而所谓的信念系统,就是信息的一个加工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原语信息,他会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对句子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找出最合适的意义,再用译语翻译给读者。例:“Mary and John saw the mountains while they were flying to California.”单从语言结构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是:“Mary和John在飞往California时看到了山。”也可以是:“在山飞往California时,Mary和John看到了它。”(桂诗春,P9)但译者根本不可能按第二种方法译,读者也不会这样理解。其实,这正是译者的背景知识和信念系统在起作用。当然,这仅是一个极为简单的例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过程变化远不止这些。
  翻译是译者经历一连串心理活动后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其中包括两个步骤:(1)对原语的理解。原语理解是指译者借助于视觉的原语材料,在大脑中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这里的理解并不只是一种复制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行为。正如伽达默尔所说,意义并不只存在于文本的字面,而是需要读者的不断阐释来激活它,阐释的最好方法便是作者视界和读者视界的融合。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理解原文实质上就是试图在思维上与原作者相通,只有在运用理解思维成功地找到了原作者的思想轨迹后,译者的表达思维才有内容和基础,才能做到翻译思维的客体与结果反映相同的思想内容。(2)目的语的产出。目的语的产出是译者将自己大脑中建构的原语的意义,利用目的语的形式重新进行表达的过程。在理解原语和产出目的语的过程中,首先,译者的知识(语言知识及百科知识等)会对译者的推理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在这一连串过程中,译者主体的心理作用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的高低,另外,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也是与译者的感知、知识表征、理解、记忆、思维、决策、解决问题等心理特征息息相关的。
  二、进行合理定位
  傅雷曾说:“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但即使对一见如故的朋友,也非一朝一夕所能真切了解,想译一部喜欢的作品要读四遍五遍才能把情节、故事记得烂熟,分析彻底,人物历历如在目前,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也能慢慢琢磨出来,但做了这些功夫是不是翻译的条件就具备了呢?不。因为翻译作品不仅仅在于了解与体会,还需要进一步把所了解的、体会的,又忠实又动人地表达出来。”因此,译者必须善于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找出自己的长项。
  (1)从心理特征看
  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译者的个性因素会反映在其翻译活动中,例如,译者的兴趣、动机会影响到他对原作的选择,译者选择和其心理特征相似的作品进行翻译,便容易与原作产生共鸣,透入文章内部,达到原作的效果,而非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适合自己的作品来翻译可以避免不懂装懂而造成的死译乱译现象,做到游刃有余。
  (2)从对语言的接收途径看
  译者可接触到的信息输入方式主要有三种:(1)视觉输入;(2)听觉输入;(3)动作行为输入(kinesthetic)。然而,人各有异,对不同材料的接受速度和质量自然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人属视觉接收型(visual input),如果能让他们看到或想象出有待学习的东西,他们就会学得很好,这种人就比较适合于作笔头译员;听觉接收型(auditory input)则更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者;运动知觉型(kinesthetic)则有助于译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最佳入手点。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来译,有助于译者翻译出好的作品。
  (3)从对外部条件的依赖程度看
  根据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心理学上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说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同样也会有这两种认知心理,“场独立性”的译员较易摆脱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更具优势,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亦不是很高。就周围环境来说,有的译者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在哪里都能正常工作,属于环境灵活型(flexible environment),这种译者往往更易取得成果,做口译、笔译者都行;还有的则属环境稳定型(structured environment),较前者来说,这类人不具优势。就译员间的合作关系及效果来说,又可分为依存型(dependence)、独立型(independence)、互相依赖型(interdependence)三种。依存型强调译员间的合作关系,译者必须通过和他人进行讨论、合作才能取得最佳成绩;独立型倾向于个人劳动,必须独立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成绩;互相依赖型则不强调合作与否,这类译者最具灵活性,无论怎样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翻译出好的作品来。就主客观的认知心理状况来说,译者又可分为关系驱动型(relationship-driven)、内容驱动型(content-driven)两种,其中,前者颇为强调译者对原作者的心理认知程度,喜欢原作者就翻译得好,反之则不好;后者则将重点放在译者的语言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上,虽然这类译者看似不会受到题材的限制,但由于他们过于强调语言、逻辑和数理知识,因此,我认为他们不太适合做文学翻译。关系驱动型固然有利于翻译出好的作品来,但作为一名译员,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干扰,因为并非所有的作品恰巧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不喜欢的就翻译得差强人意,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译者的职业道德。
  一名优秀译者仅具备语言素质和相应的百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从事翻译工作时,译者最好能先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特征、认知程度,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原文。因此,要翻译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译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而且应对自身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思维过程进行一定的了解,全方面提高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
  [2]周红民.认知语境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
  [3]吴亦诚.翻译研究的认知取向.外国语,2000,(5).
  [4]Miller,G.The magical number of seven,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56:63,81-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