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洪学

  摘 要: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它使得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在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学生得到体验,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爱好。因此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培养,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自主探究;兴趣;能力;意识
  
   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它的动力不是来自教师的督促和考试的压力,而是来自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探究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爱好。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
  
   一、创设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恰当的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事实说明,一个精彩的、匠心独具的引入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学过程中数学交流的起因,是学生实现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引入问题是实施创新教学的条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入点。这样设计引入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二、通过操作,解疑引导探究能力
  
   现代教学提供的学习方式是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能把学、思、疑、问结合在一起,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乐趣和动力,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全过程,充分地把学、思、疑、问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实践探究,亲身参与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探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感性知识自然地理性转化,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操作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生动有趣,带动了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立探究能力,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传统的问题教学牵着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转。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对前人固有知识的自主探索和超越,这种教学以学生的问题提出为教学的主线,以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和产生新问题为教学成功的归宿。通过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有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探究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自主合作,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学习,还要教他们学会自主,学会合作,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新课程要求我们提供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体性得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大家都争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学生在愉快学之中也获取了知识。
   总之,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数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同时打破了满堂灌的旧教学模式,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 江苏省邳州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