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朋刚

  摘 要:新课标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在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研究新课标,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育应该不断地学习研究新课标,调整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新课程;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逐渐步入了我们的学习, 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成了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己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开阔视野,激发想象,真正参与其中,领悟生物世界的奥妙。
  
  一、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本身就应该渗透艺术,课件也应是教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二、多媒体教学使一些微观的和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
  
  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特技手段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虽然生物的大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很抽象的知识,光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必须要配有一定的动画效果,通过感官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抽象知识。如把这部分知识配上多媒体动画,把兴奋形象的转化为一个“红点”,学生只要看一下这个“红点”在反射弧中的运动路径,就能通过感官的认识,理解性的记住这部分知识。从而使一些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更容易记住。
  
  三、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高效率是衡量优质教学过程的标准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板书、演示、实验等环节的切换时间不仅影响教学过程的紧凑性,而且限制课堂的信息容纳量。当拥有了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就可以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影片等信息合为一体,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靠语言表达、口头描述的单一性,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再受语言的束缚,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获取的外界信息来源中,83%来自视觉,12%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多媒体使学习既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它所获取的信息量,对知识的保持率均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所以老师们只要用多媒体将各种信息提前编入课件,在上课时即时、快速显示,实现了操作的程式化、施教的自动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效能,增加课程的容量和密度。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多媒体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语言的配合,教师的语言能使电教媒体的使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电教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语言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确,媒体的使用要恰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就会使课堂教学进行得精彩,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愉快,大容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防止教学思路被网络媒体所左右,让原有的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堂应变的能动性,使网络教学媒体制约师生的思维空间,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失去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恰当地引进多媒体技术,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既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技术提高,更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凤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J/0L],2005-12-03.
   [2]教育部.新课程标准[Z],2001-07-27.
   (作者单位 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