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 萍

  摘 要: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起了一个宽阔的快乐舞台,它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和内心。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舞台。他们的各种语文能力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鼓励参与 动手实践 重视评价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架起了一座桥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备受人们的关注。
  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对语文教科书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教科书注重的是知识,那么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侧重的是综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发展。现代的学生见多识广,学生的生活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源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应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以及道德文化涵养、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高级运用和表现,也是听说读写、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品质的最佳整合方式,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更好地贴近生活的体现。
  新课标对各年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小学语文国标版实验教材十一、十二册专门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读报和剪报》和《我的成长手册》这样的内容。几乎每一册教材的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与生活,这些内容其实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性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是个崭新的课题。以下,是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本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的探究。
  一、参与活动策略
  新课标对高年段学生有这样的要求:能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结合学校开展的淘书乐活动和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在班级开展综合性活动。
  在这两个活动开展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各组定出计划,到班级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有班级集体修订合理的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开展活动。
  经过讨论,学生们决定在淘书乐的地点――大操场设好临时摊位,全班同学的书集中分类摆放,各人给自己的书订好价格范围,摊位前打一幅横幅“淘书乐,乐淘书”,有一些同学负责售书,另一些同学可带着书在活动地点自由兜售、交换,几乎每个同学在淘书乐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的把看过的书卖给了别人,又用所得买了自己需要的书,有的是和别人交换了书。
  书香班级的评比,同样是学生自己定计划,有了淘书乐活动的经验,他们很快就拿出了计划,利用班级已有的图书,同学捐书,把班级的一面墙布置一新,贴上各种卡通图案、读书名言。一个温馨、浪漫、诗意的图书角很快布置好了,有专人负责专门的时间借阅图书,一切都井井有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班级图书角受到了好评,有三个孩子被评为书香少年。
  由于这些活动人人参与,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活动后,不少孩子还写下了生动的日记。
  二、游戏竞赛策略
  综合性语文学习,可以利用各种机会。
  学生上六年级时,学校进行了一次以爱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借此机会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一来可以确定人选,二来也让大家有个锻炼的机会。
  全班一个一个比,时间会拉得很长,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先在各小组进行比赛,每组选出前三名参加班级比赛,这样全班有十二组竞赛,再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前三名。由这些孩子重新组合代表班级参赛,结果选出了七个孩子,没想到不但选出的孩子积极准备,其他孩子也积极为他们提供材料,甚至发动了家长。由于大家共同努力,结果在高年级组二十四个班级中脱颖而出,有评委当场打分,被评委一致推选为一等奖的第一名。得知这个结果后,孩子们在学校礼堂紧紧拥抱,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大声欢呼起来。
  通过游戏竞赛,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增。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三、角色表演策略
  新课标对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要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三年级有一篇课文《三袋麦子》,讲的是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三人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是一个有趣但简单的故事,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各人自己准备道具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也符合新课标“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的理念,孩子们表演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进行《西游记》故事比赛,也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孩子们兴趣大增,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故事,自做道具,准备表演。
  学生表演前先介绍故事名称、大致内容和扮演的角色。这一形式拉近了名著和学生们的距离,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了名著,学生表演的气氛非常热烈,使本来很遥远的名著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语文活动的快乐。
  四、动手实践策略
  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读报和剪报”。在这一活动进行前,根据活动要求,在班级进行了一些小调查,了解了一下学生喜欢读的报纸、文章,报纸的版面,各版面的内容。然后布置学生在班级专门开辟一个专栏“一句话新闻”,全班轮流记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坚持读报的好习惯。
  有一些新词语是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炒股、资讯、打非、倒计时、多媒体、地球村……先让学生看看他们知道多少,不知道的发动他们自己动手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多看报,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开阔视野。教育学生看过的报纸不要随便丢掉,可以分类剪下一些资料,做成剪贴报。
  学生们很感兴趣,学期快结束时,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剪贴本,都是从各类报纸上剪下来的材料。有分类的,有综合的,非常丰富。
  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我的成长手册”。在学生们即将小学毕业时,做一本成长手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先让学生做一个整体规划,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成长手册,是综合性的,还是就某一方面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搜集小学阶段的资料。先让学生准备一个资料袋,把搜集到的资料放入袋中,以备后用,告诉学生最好的资料是原始资料,但有些资料是无法放进资料袋的,可以用拍照片画图等方式搜集。资料搜集完毕可按文中提供的四个步骤制作成长手册,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制作。学生制作的成长手册各种各样,五花八门,还有许多富有创意。
  这本成长手册不但让学生学会整体规划,而且还学会搜集资料,并给他们的小学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活动,教师也要重视评价。
  经验来源于探索,成功来源于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课型,在开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些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仍然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我们既然站在了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舞台上,那么就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向更加深远的方向旋转,让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江宁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