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课堂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全新的评价理念。教学评价不再是甄别优劣的“筛子”,而是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的“水泵”。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能够全面、科学、合理、公平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 多元化评价 发展性评价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甄别和选拔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自己就谈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实践体会。
  
  1.评价是激励性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每个学生都有待开发的潜能,都有他们的自身价值。要充分发挥激励的功能,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培养思维能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展个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般很完整,而且语言比较流畅,评价时要重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意”“你说得很好,能不能再想一想,看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回答问题很接近但不十分准确,我会对他说:“你说得已经很接近了,如果再想想,你会回答得更精彩,更出色。”……而对于那些后进生,他们缺少参与学习的基础能力,存在着自卑和依赖的心理,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对他们来说,评价应重在鼓励。如:“有进步,继续努力”、“别着急,再试一试”……这样,通过不同的语言评价,既鼓励了他们的勇气和做法,又指出了考虑问题的偏颇;既让他们感到了鼓励,又让他们受到了“挫折”。这样做不但没有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激发了更多的学习兴趣与斗志。
  
  2.评价是多元化评价。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学习过程就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旋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样是评价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对个人之间的竞争的评价,又有对小组内合作、小组与小组间竞争的评价。形成了“组内成员竞争、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评价表”成为推动大家前进的动力,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2.1 学生互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同一题目,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学生互评,不同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不断地对学生原有的认识进行补充、调整,使学生原来较模糊的认识明朗化、条理化,思路更开阔,求异创新的欲望更强烈。在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如;“你认为他的方法怎样?”“好在哪里?”“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在学习中他表现得怎么样?”对学生的板演或课堂练习,也可以让学生来批改。
  2.2 学生自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因此,在课的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让学生自评:“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我还有什么疑惑?”
  2.3 小组评价:对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的集体评价与成员的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的集体评价。小组的评价,主要从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活动的形式、内容、效率,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达成度等方面进行小组集体评价;小组成员的评价.可以从个人对任务的态度、执行任务及完成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与同伴互助合作的情况,个人对集体成绩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设置了“黄金搭档”、“友好同桌”、“学科之星”等激励评价项目;在A、B、c、D四个等级的基础上,特别设计A+、B+两个评定等级。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互动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这一评价机制,不断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不断矫正合作学习过程出现的偏差,努力做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3.评价是发展性评价。教育评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分等、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一类是以改进、提高和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进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的评价与动态的评价、正式的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如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时,对能够越级回答问题(后进生能回答中等难度的题目,中等生回答难度大的题目,优等生能回答超难度的题目)的同学,给予双倍奖励;采用日评一周评一月评一学期评一条龙评价机制,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确定学生评价等级与评价评语。
  总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舞台,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主要渠道。有效的课堂评价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以评价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获取的体验和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