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负迁移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伍浩波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需要从生活表象抽象出数学原理,需要从具体现象迁移到抽象的算理。新旧知识间的迁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负迁移现象。
  关键词:负迁移 融合渗透 规避
  负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对于类似的新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研究表明,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刺激物相同,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负迁移,也叫干扰。
  一、负迁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与基础,这些基本概念是相互关联的,只有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质与内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顺利迁移。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错误大多是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掌握不全,本质属性含糊不清,相互之间产生混淆而导致的,应用时不能灵活转换,产生思维定式的“负迁移”,使学到的知识仍是零碎的而未达到系统化、程序化。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在我们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会存在许多负迁移现象。
  二、负迁移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
  负迁移一旦产生,便是学生犯错误的根源。在学生做作业和做试卷时,每一个错误都能归结到是负迁移造成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负迁移干扰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干扰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干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负迁移现象形成的原因
  知识迁移贯穿于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过程操作稍有不当,就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负迁移。教师在备课中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只注重了某一个方面,就造成另一方面的后续学习受到干扰。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都不一样,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稍有不准,便会产生负迁移。
  四、如何规避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如何有效地规避负迁移,从教师自身来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自身对教材对学生研读的能力,在课前需要做好有效的准备。教师还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能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审视学生,审视教学内容。
  2.加强单元内与单元间乃至整个小学阶段各年级知识的重难点及重难点的有效解决,加强知识内在联系沟通渗透方面的研究。在学习中,建立概念的前提、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必须搞清楚,深入研究揭示概念的本质及关键词、句表达的准确性。
  3.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各个学校,各个年级段,各个班级,各个学生个体都是有区别的,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基础怎样,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的能力如何,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怎样,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研究把握的地方。
  4.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发散式”地思考问题,训练知识迁移的正确方法,掌握迁移的条件、范围,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负迁移的规避,对于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养成用估算来验证的好习惯。让估算日常化,养成计算完先估算的好习惯。
  2.融合算理的理解。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重点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整数加减法是末尾对齐。其实无论是整数的末尾对齐还是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对齐,其算理是相通的,那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理解只有数位对齐了,才能加减,而数位对齐是通过小数点对齐来实现的。
  3.学会对比分析。把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进行对比分析,整数加减法末尾对齐,为什么可以末尾对齐,末尾对齐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对齐背后的数学原理是否相同,这个相同的数学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而这种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防止静止孤立地思考问题带来的负迁移。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教师因势利导,就能有效跨越“负迁移”。
  新旧知识的联系是需要迁移的,只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注重知识间的融合渗透,做日常教学的有心人,我们一定能有效避免“负迁移”现象。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涂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迁移[J].数学教育学报,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