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安清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自于教师的传授仅占10%~20%,80%~90%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学习获得的。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兴趣是小学生对活动产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去投入。为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源。
  1 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 以读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如果我们只注重阅读兴趣的诱发而忽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持久。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越读越浓,越读越投入,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读,爱不释手,食不知味,废寝忘食。
  3 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我们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故事很适合低、中年级学生听、讲。老师可以从中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讲到高潮处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4 以绘画、表演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小学生自有童趣,且都有表现自我的天性,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的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运用简笔画,素描,漫画引线连接等方式,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对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
  
  二、营造读书氛固,增加读书情趣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 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凄,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三、开展活动,展示读书成果,提升读书成就感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体的本质属性,是驱动一个人积极主动投入某一活动的动力和保证,也是现代人素质的关键性特征。我们要根据儿童成长的心理发展规律,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来增强学生对所做事情的兴趣。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
  1 开展识字、朗读比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学会”2500个生字,其中低年级识字1800个,会写1200个;中年级识字2500个,会写2000个。这样安排,体现了让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认字,以便及早进人汉字阅读的意图。要完成《新课标》规定的任务,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识字,多读书,可以在班上举办“识字大王”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人人争当“识字大王”;中、高年级可以举办“朗读比赛”活动,可以分角色,配乐朗读,然后进行评选,将评选的最佳选手推荐到学校当播音员。
  2 办读书剪贴报
  办读书剪贴报,也是激励学生多读书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向去寻找有关的课外读物,完成剪贴报的任务,定期进行评比,逐步提高要求,期期要有新内容。学生就会非常努力地,想方设法办好读书剪贴报。不知不觉就会养成多读。多积累,善于收集的好习惯。
  3 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
  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是刺激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展现“学识”“能力”的机会,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学生参加活动时,神经系统紧张。表现欲增加。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不定期的举办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日”活动。
  总之,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主要在于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把好奇心逐渐转变成兴趣,把兴趣转变成能力,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够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