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学校管理的常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各项工作都有方法可循,学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本文从学校全局的角度选取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三种常规方法加以介绍。
  关键词:学校管理;常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258-02
  一、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
  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自身或其行政职位的权威,采用指示、命令、决定、规划、计划、条例等措施,通过学校的行政组织,对学校进行管理的手段。
  (一)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的特点
  学校中的行政方法区别于其他管理方法,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权威性。运用行政方法管理学校,是以管理者的权威和被管理者的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提高以校长为首的领导者的权威,是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行政方法有效的基础。
  2、强制性。学校成员对于学校领导者的指示、命令、规定必须服从,否则,学校领导有权做出相应的制裁性处理,以强制其执行命令。
  3、垂直性。学校中运用行政方法,离不开学校的行政组织系统及其上下层关系。行政命令的发布必须经过上下垂直性的传递通道。
  4、稳定性。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倾向于监理比较严密的组织机构,对于外部的因素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所以相对其他方法来说比较稳定。
  5、时效性。命令的发布和执行是具体的,对一定对象在特定时间限度内产生效用。如果没有时效的规定,那么命令对特定对象的师生员工来说,早执行或晚执行,立即执行或拖延执行,都可被认为是许可的。这样一来,行政方法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也就失去了积极的意义。
  (二)行政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行政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的作用:
  1、行政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校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从而使学校上层领导者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学校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
  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运用行政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的管理职能和作用。
  行政方法虽然有其特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行政的方法强调上级的权威和下级的服从,将教职工置于被动和被强制的地位,妨碍了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动参与。
  (2)过于强调集中统一,事事等待上级的指示和决定,容易抑制下属积极性和创造行的发挥,也会降低管理措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行政的方法的信息传递主要是从纵向的、单线的、缺乏横向的联系和必要的反馈,这势必会影响学校上下左右的沟通与协调。
  (三)在学校管理中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
  1、要做到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有权,有责。校长要善于树立自己的职位权威,做到“大权在握,小权分散”。同时还要做到权责统一,即负有多大责任,就授予多大权力;握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2、健全学校的管理系统。学校的管理系统是运用行政方法的组织依托,为此,管理者必须在上下层级之间,确定彼此的节制关系;在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方面,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在横向组织机构的关系上,监理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3、学校管理者法定权威和个人权威的结合。管理者应不但有法定的职务权威,而且还具备自身的专业特长、能力、品格等而产生的非职权影响,就会使师生员工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和尊重性的服从,这样,行政的方法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二、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
  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和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方法。
  (一)学校管理的经济方法的特点
  1、利益性。利益性事指经济方法能够从满足人们经济利益的需求出发,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是经济方法的基本特征。经济方法同样也适于教育系统,学校管理。如果能将教育教学一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果与奖金、提职、晋级相联系,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2、公平性。经济方法是以实物的形式计量贡献的一种方法,这种度量本身就需要公平,所以公平是经济方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3、多样性。由于学校成员个人在物质方面的追去指向是多样的,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因而经济方法中物质刺激的方式比呈现多样性。工资、津贴、奖金及其他物质性的奖励和优惠待遇是一类,罚款等方式又是一类。
  4、即效性。经济方法与被管理者个人的利益直接相连,在一定程度上将组织的利益与个人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如果经济手段恰恰能够满足被管理对象的需要,就会立即产生管理的效用,大家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工作就会有干劲。
  (二)经济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经济方法对学校成员产生的影响作用,主要在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经济方法具有激励作用。同时还具有补充作用。但也同样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其一,经济方法不能够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其二,经济方法易导致“拜金主义”的思想倾向。其三,经济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
  (三)在学校管理中运用经济方法的基本要求
  1、在运用物质激励的同时,要提倡精神激励。在教育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时,必须将物质刺激与精神激励联系起来,将物质激励转变成一种精神激励,引导大家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2、科学运用经济方法。要合理运用奖罚手段,同时要强调的是,在管理工作中,应尽可能运用奖励的手段,少用或不用惩罚手段,多用正面激励,进行正强化,激励的效果会更好。
  三、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
  学校管理的法律方法所指的法律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律;二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各种类似法律的教育制度和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本校实际拟定的管理制度。
  (一)学校管理的法律方面的特点
  1、强制性。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它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强制力。教育规范作为法律规范,具有严格遵守和不可违抗的性质,高层次的教育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2、规范性。法律和法规是所有组织和个人行动的统一准则。教育法律是建立在国家法律和教育科学基础之上的,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法规是调整教育方面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对于教育组织的所有成员具有规范作用。
  3、严肃性。教育法律的制定同一般立法一样,也要依照立法的权限,遵照立法的程序严格进行。
  (二)法律方法运用于学校管理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作用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学校的制度化;二是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三方面的局限性。其一是过于僵硬,不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二是不能及时地反映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三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校管理系统的创造性。
  (三)在学校中运用法律方法的基本要求
  1、健全教育法规是学校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的前提。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运用法律方法,首要任务是加强教育立法工作。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运用法律方法进行管理的前提。
  2、加强教育法规宣传,增强法制观念是学校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的基础。在学校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必须加强教育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增强管理者及其所有人员的法制观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王璐(1981.03.22―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黄崴.《教育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2]王凤秋.《教育管理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8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