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绍振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绍振,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自1995年,他介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论文《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批判》;2002年,主编教育部实验初中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专门建立“语文教学博士点”;2003年始出版《直谏中学语文教学》、《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名作细读》、《文学性讲演录》等著作。孙绍振是一个把语文教育当成独立学科看待的学者,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建立中国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使语文教育科学化、本土化和民族化。为了构建立科学化的中学语文教育体系,他提出了文本分析的一套完整的新方法――“还原和比较”。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精义是“求实”、“去蔽”、“创新”和“兼容”,他强调返璞归真,注重文本解读。他始终关注中国语文课程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积极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中学语文教学须“还原”
  孙绍振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积弊,问题出现在我们的课本和考试,长期以来指导思想上的偏颇。在《对话语文》一书中,他比较了国内外的语文课本,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课本的指导思想过分集中在语言的“工具性”上,长期片面性地拘泥于工具性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学缺乏“人文性”,片面地纠缠于字、词、句、段、篇的模式,忽略了个体的特殊性和语言的个性,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在他主编的实验语文课本中,他“采取灵活形式,将汉语中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口语与书面语,与英语课文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词汇作适当的联系,在中英对译中,包括口语和书面的交替对译,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与文化的修养,而且能开拓心灵的视野。”
  他认为,改革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把语文搞得像政治课,或者是道德修养课,不太像是语文课。现在要还原语文的本来面貌,解放心灵、张扬个性、放飞想象,把蒙在它上面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灰尘扫除。他说,本来语文是非常有趣的。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境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非常动人的。学了语文,对人生、对自我、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心灵将会产生新的感悟,讲出来的话将会让人感
   到妙语连珠、引人人胜。 但在他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语文教育引进的美国托福考试的标准化模式,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窒息,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困境。孙绍振坚持语文教学必须在前沿学科理论基础上,把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情感。他说,要重视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和阅读、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口才。他把口语交流提高到跟作文阅读一样重要的地位。他强调作文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教学,而是能力的培养,但这方面仍未引起当下语文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孙绍振认为早期的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他说,学习的苦与乐,关键在于“爱不爱”,“迷不迷”。如果不迷,光是为了考试而学,就是苦;如果是出于一种内心的命令,就是乐。他认为,最好的老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他说,语文老师,必须热爱语文,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语文成为青少年精神生命的家园。 二.回归文本“求实”“比较” 课堂教学是制约语文发展的瓶颈。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和文本解读,孙绍振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操作“套路”,概括为“求实、去蔽、创新和兼容”。他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包括文本分析和领悟的能力,还要包括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直面文本,关注语言。要如此,语文教师就要反思权威流行的说法,回归文本,质疑现成说法,进行自我清理,自我“去蔽”。只有在防止自我蒙蔽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切切实实的“创新”和“兼容”,才能从单一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成为一个研究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教师。在他看来,中学语文教学在作品分析上缺乏实际效果,症结是分析方法的错误,“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他坚持要求训练中学师生的文本解读分析能力。 在重建文本分析学科的过程中,孙绍振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还原法和比较法。“还原”是为了回归,通过还原客观生活回归到作家的情感与智性上。还原法适宜于分析单篇作品,“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找出矛盾之后再分析为什么出现矛盾,进而分析作品在艺术上的特点。比较法对于经典作品的分析是有效的,通过比较艺术形态与对象原生形态的差异和矛盾,关键也是寻求差异和矛盾,有了差异和矛盾,再切入分析。文本分析,需要从艺术感觉还原,到关键词还原,从情感逻辑还原,到审美价值的还原,从历史的还原,到流派还原,通过还原揭示出内在矛盾,进行一系列的比较。 分析文本,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活的灵魂,是精神素质的一种展现,必须落实到操作上,不能空讲“求实”。要分析,别遇到矛盾,就滑过去。不但要分析,而且要通过分析来理解人的心灵。正如刘国正所说,“实”和“活”是教学论的二字真经。有“实”无“活”,则呆扳;有“活”无“实”,则虚空。在推行新课标的今天,往往却疏忽了一个“实”字。要将语文教学搞活,我们必须“实中求活,活以致用”。中学语文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文学作品的解读就更须变换视角,从作品的内部和外部出发,加以比较进而发现作品的文学特征。 三.改革成败决于教师“创新” 目前,教师生存的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但某些理论亟待澄清。孙绍振说,现在学生的主体性是得到了强调,但教师的主体性、话语权却失去了。学生主体性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哲学。本来一切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性,可是,现行理论却千方百计地回避教师的主体性。为了纠正过去过分强调的教师的主导性,居然,把教师的主体完全抛弃了。这不但在哲学上是讲不通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必须将主体性加以分析,做到学有学的主体,教有教的主体,同时要清楚的界定,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我们的教改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充分理想的,至少没有考虑到当代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尤其是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这导致教学理念上,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主体性却窒息了另一方面的主体性;表现在学科理论方面,就是忽略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由过去长期压抑学生主体性,到现在向另一个极端发展,完全藐视教师主体性,同样是要不得的。 他认为,把学生在课堂上发几次言,对话多少次,作为评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有教育专制主义的嫌疑。对于使用多媒体,他认为宜谨慎。一线老师时间有限很辛苦,一方面要重视文本,一方面要制作多媒体,二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并不多见,而且效果并不见得好。但是,在好多地方,就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弄了好多新花样,必须引起注意。毕竟“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改革的成败,取决于第一线老师,取决于他们的大胆创新。 孙绍振说,要把语文改革,“当作一件终生事业来干”,“教师应该首先把每一篇课文读精、读透,然后才有资格去教学生,否则就是误人子弟。”他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还亲自动手实践,他用“第三只眼”解读的“个案分析”,往往富有现实解释能力的新的语文观念和某种针对性的原创观点。他相信中学语文教师,凭借深度的思维方式和新颖的提问角度,定能设计出充满人文色彩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孙绍振的教育文论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既贴近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又震耳发聩,启迪人不断的奋进与思考。当我们走进这些大家并真正学会享受前人智慧的时候,我们一定能行走在教育的正道上,越走越高远。 周刚,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台州。本文编校:秦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93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