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honics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与步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Phonics教学法即“语音教学法”,它从语音的角度出发,建立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3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以及英语拼写和读音关系的基本规律,从而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一、Phonics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词汇掌握和学习兴趣在低、中、高年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我们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制订了“读音―拼读―朗读―听写―阅读”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策略。
  读音。课前15分钟分散教学,每天点滴渗透。43个基本音素被分散在每节课当中,低年段两节课学一个音,中高年段一般一节课学一个音。依据汉语拼音中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法则,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法”进行单词拼读。针对低年段,更多地采用讲故事、Phonics歌曲、童谣等简单快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发音。
  拼读。对中年段学生侧重拼读训练,主要通过拼读单词、见词读音或听音拼词的比赛形式开展组合拼读训练,让单词拼读从无意识的组合练习过渡到有意识的学习记忆。
  朗读。指导学生把常见字母或字母组合发音编成“My phonics dictionary”,收集自己扩展的单词,自己创作的歌曲、小诗或绕口令等,让学生在开始上课后的几分钟里朗读,熟练掌握它们的发音。针对高年段,则可选择谚语或绕口令,让学生比赛朗读,在活跃的气氛中增加Phonics学习的难度和趣味性。所有练习过的新词或句子学生记录在各自的英文小词典里,为听音写词做准备。
  听写。教师由慢到快说一个单音节词几次,让学生辨出其中的音素,当学生辨出正确音素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双音节甚至多音节单词听写。采用“玩中学,歌中练,画中读”的方式,把英语的音素、单词、小故事、歌谣等结合起来学习。
  阅读。阅读是单词音、形、义的结合。老师精心选择一些内容生动、难度循序渐进的阅读素材,让学生从辨认单词到句子阅读,再过渡到故事阅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二、Phonics教学法的应用步骤
  
  音形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在认知和背诵26个字母音素的前提下,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使学生对单词词形与读音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自然拼读。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跟着老师朗读单词和掌握拼读技巧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尝试着拼读元音、辅音字母组合,从中感受“看到字母想到读音,听到读音想到字母”的乐趣。
  综合运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发现和归纳特殊发音及字母组合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克服拼读的障碍,指导学生全面掌握拼读方法,并带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快乐阅读的天地。
  
  三、Phonics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效率,促进各项语言技能发展。运用Phonics教学法,学生掌握了单词中字母的发音,拼读单词再也不用靠模仿来记住单词的发音,而是“见词可读”了;学生了解了英语拼写和读音之间的规律后,记忆单词再也不用靠死记硬背来记住单词的拼写,而是“听音可写”了。
  同时,进一步丰富英语教学资源。通过老师们的实践探索,学校建立了一套Phonics校本教材。首先,编制一套Phonics词典:把每册教材中出现的含有43个基本音素的单词按不同的音素集中编排成册,便于教师和学生系统掌握;其次,编制一套标准化Phonics音素教案集:经过老师们的反复研究、修改,对每一个音素的教学进行了规范,把音素的教学方案标准化;第三,建立Phonics教具资源包:每个老师都制作了一套针对不同音素教学的个性化音素卡、词卡以及相对应的实物、歌曲、绕口令等,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