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变迁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春艳

  几乎所有的历史教材都主要从社会角度去诠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很少同时从环境和社会变迁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用现代生态学去分析历史问题。而我认为环境的变迁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
  首先,生态环境的变迁使我国一些著名的文明中心逐渐衰落甚至消失。黄河中游地区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汉唐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所在地,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但人为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使山峦变得光秃、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日益贫瘠,气候日趋干燥,自然灾害频繁。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失去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中游的黄土地区成为贫困地区的象征。
  其次,中国古代环境的变迁在某些方面导致了政治中心的转移。商代盘庚迁殷便与自然生态环境变迁有关,商代的都城“毫”位于黄河两岸。汛季一到水害严重,大水冲毁良田,人民无所收获。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当时这一带生长着大片的树林,气候温和、潮湿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很适合农业生产。再如,魏孝文帝的迁都除社会因素以外,气候的变化也是―个重要原因。而宜牧区南移和草荒,正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三,历史上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除了社会因素外,与历史气候变迁及生态环境恶化也有密切关系。南北朝时期气候比较寒冷,研究表明北方地区气温下降了1℃―2℃,等于把北方宜农区南移了200-300公里,使我国历史上宜农区与宜牧区线由长城推到黄河以南,所以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第-+重要时期。到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再次南移,这一局面到宋代基本定型,南方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仰赖于江浙和四川的粮食来维持北方生计及国家政权。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名言“苏湖熟,天下足”,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历史现象。
  第四,生态环境的变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不断内迁,从而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1000年第一个寒冷期(西周后期),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南迁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南夷”在冲突中不断融合。中国史上有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春秋首霸齐桓公率领诸侯抗击狄人的南侵)和“狄人灭卫”两件大事可作为明证;公元400年第二次寒冷期(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下建立了一系列国家,中国史上称为“五胡内迁”,这一时期是民族融合的高峰期;公元1200年第三次寒冷期(辽金元时期),与辽金元南下最后统一了中国:公元1700第四个寒冷期(明清时期)清军^关。生态环境变坏伴着战乱不断,这恐怕没法用巧合来解释。
  最后,环境的变迁导致人的自然观的变化。原始社会后期――商代,农业、畜牧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与农业、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开始产生一种自然意识,朦胧中感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对自然力无法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对自然的崇拜来表达其最初的自然意识。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在与自然作斗争的教程中逐渐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第一次把人提到了首位。人不再是自然的奴仆,而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社会从对自然的依附中摆脱出来,实现了解放。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莫过于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是人对自然的一次次征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因此到唐代刘禹锡第一次提出了“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指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生态环境教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告诉人们,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影响今天的人类社会,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增加生态教学内容、注重生态意识分析是十分可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征服自然,强调的是“人定胜天”。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人口急剧膨胀,土地大量垦殖,围湖造田,过去我们过多地给予了肯定。现在,中国历史教学不应再对昔日垦殖拓荒不加分析地一味褒扬,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中国历史经济发展就是不断垦殖和掠夺大自然的过程的观念,而要告诉他们,人类与自然应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们应该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地相处。
  第二,重视生态环境的现实教育,通过对历史上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让我们的孩子吸取经验教训。并联系现实,仔细看看自己的身边,这种以历史教训预测未来的教学,利于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强,互相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大,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我们更要注意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教育孩子只有使生存和发展与环境问题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和谐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067.htm